寺廟上市神鬼不寧 離地獄有多遠?
日期:2016/12/13 23:35:02   編輯:古建築紀錄圈錢無底線,終於圈到了宗教資源頭上。
近日一則“財神廟擬上市”的新聞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話題。陝西這家財神廟的相關負責人澄清說:“並不是名字叫廟,就一定是廟,我這家財神廟不是廟,而是景區。”
而國家宗教局有關人士6月5日才剛剛表示過,寺廟道觀是滿足信教群眾宗教活動需求的場所,是民間非營利組織。綜觀世界其他國家,從沒有將宗教活動場所打包上市的先例。發展市場經濟應該有邊界,要符合社會的基本底線。
跑馬圈地、資產上市套現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從少林寺到法門寺,清靜千年、涵養心靈之所在某些人眼裡就是生財利器。任由此風蔓延,從經濟到文化將不可收拾,中國會喪失靈魂。
早在2009年前後,少林寺上市傳得沸沸揚揚。2009年12月15日,《東方早報》報道,香港中旅集團與登封市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書》和《登封市政府常務會議紀要》,雙方確定斥資一億元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其中港方占51%股本控股,少林寺門票經營權等嵩山少林景區資產則被登封市作價4900萬元作為入股的一部分,新公司擬定2011年上市。根據資料顯示,僅少林寺一年門票收入就將近1.5億元。
在強烈的反對聲中,少林寺上市無疾而終,今年5月,陝西省寶雞市市長上官吉慶對外宣稱,鑒於二期項目尚未開工,原本定於2013年上市的法門寺文化景區暫時擱置動議。早在2011年5月舉辦的法門寺國際文化旅游節上,由國資背景的景區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兵宣布上市計劃。上市是可以實現一次性套現,按照法門寺年均350萬的訪客數量和2007年開園後兩年50億的各類收入,其上市市盈率在30倍以上毫無問題。
按照深交所6月6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平均市盈率,旅游業靜態市盈率中位數為34.43,滾動市盈率為31.84,而同一天,北京旅游市盈率高達289.41。如果進入第三季度,旅游高峰期到來,黃山等地贏利上升,可以想像旅游業的數據將比一季度好得多。以北京旅游為例,以上市公司北京旅游為例,坐擁潭柘寺、戒台寺、靈山、妙峰山等多處宗教旅游地的商業開發和收費權,過去一年收入同比上升9.51%至1.636億元,毛利高達58.6%。2011年,以投資戒台、潭柘兩寺景區的名義順利從非公開市場募集5.37億元。如果沒有這些上市套現手段,依靠門票、香火,少林寺等依然可以豐衣足食。
公共資源集團化,集團資源個人化,最終所有的溢價、套取的資金,通過模糊的地方預決算,到了該去的地方。試想一下,如果全球所有的政府公共資源從盧浮宮到黃石公園、故宮全部打包上市,如果所有的宗教資源,西班牙巴塞羅那城的教堂、柬埔寨的吳哥窟、中國的法華寺全都打包上市,這樣的資本市場離天堂有多遠?離地獄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