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深山藏有古寺廟遺址 曾設過一個知青點(圖)
日期:2016/12/15 15:10:36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洛江區河市鎮大帽山果林場工人在拆一棟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牛棚時,挖到了石臼、柱礎、黑磚、石刻、破碗等構件,懷疑這是古代的一座寺廟遺址。昨日,記者與考古專家劉志成、文史界人士龔書群一道前往實地探訪。
果林場位於河市蛟南村大帽山山上,人跡罕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是一個知青點。挖出石構件的地點原來是一排建於1952年的老房子,一直作為牛棚使用。
據果林場蘇老板介紹,這些石構件原先是砌在牆體之中的,前段時間他請工人把牛棚拆了,結果在廢墟中發現了這些構件。
劉志成在牛棚的廢墟上搜尋,希望能找到一些有價值的物件。一會兒,他就找到一堆破碗、筒瓦、瓷片等宋元到明清時期的物件及寺廟石料的構建,接著,他又從土裡挖出一塊刻有圖案的輝綠巖石。用水清洗後,記者發現,圖案中間刻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鹿,頂上刻有一個“祿”字,兩端的文飾非常精美。
“這是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一種文飾,宋元時期佛教和印度教大量采用。”劉志成說,廢墟下應該還有一塊刻有“福”字的與之相匹配的石刻。“有碗、瓷片、石臼,這說明宋元時期這裡就有僧人居住。”
他說,從現場分析,這也許是一個宗教寺廟的遺址,也有可能是古民居的遺址,不過從那塊刻有鹿的輝綠巖石來分析,寺廟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但由於無任何文字記載,需要進一步清理發掘,方能確認。
“我們曾去過現場勘察。”洛江區文體局負責人說,大家認為價值不大,就沒有將其列入文物點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