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鄭州鬧市精美石刻實為明代寺廟牌坊的門楣(圖)

鄭州鬧市精美石刻實為明代寺廟牌坊的門楣(圖)

日期:2016/12/15 15:10:57      編輯:古代建築

本報報道後,石刻引來市民關注。

  27日,本報報道了管城區博愛街的一個精美石刻被當成路基的事兒,昨日上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初步確定該石刻是明代時期附近寺廟古牌坊的一部分。“這通石刻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希望市民提供線索,找到該浮雕散落在民間的“同伴”。[鄭州鬧市出現精美石刻]

  27日,本報報道了《精美石刻當路基,啥來頭》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趕到博愛街查看。

  “這類浮雕屬於高浮雕,屬浮雕中立體感強、雕刻難度大的石刻種類。”該研究院文物普查組組長汪松枝說,浮雕中的8個人物為2武6文,雖然人物頭部被破壞,但中間的那只鳳凰基本保存完整。“這個鳳凰造型豐滿流暢,在鄭州已經發現的石刻中極為少見。這通石刻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專家初步斷定,這是明代時期博愛街附近一個寺廟牌坊的門楣石。但這個牌坊具體多大規模,寺廟規模多大,還要進一步查證。因與博愛街相鄰處就是鳳凰台村,這個鳳凰是不是與鳳凰台的古建築有關,也要進一步考證。

  “可以斷定的是,附近絕對不止這一通石刻,應該有更多的該寺廟的石刻散落在附近,希望市民發現後及時向文物部門通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松林叮囑汪松枝,好好保護這通石刻,有條件的話,把它運到研究院專門保護。

  考古人員對網友“流浪者”保護文物的行為表示了敬意。“流浪者”介紹,他對古建築中的文物類尤其感興趣,多年來,他跑遍鄭州大街小巷,拍攝了1萬余張反映古老鄭州的照片發到網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