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千年古城堡 隆昌雲頂寨

千年古城堡 隆昌雲頂寨

日期:2016/12/13 18:54:05      編輯:古建築紀錄

  雲頂鎮素有“古寨之鄉”的美譽。境內的雲頂古寨被國家文物部門譽為“千年古城堡、萬擔收租院、方圓百平方公裡莊院的微縮景觀、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全國兩大古寨之一。

  雲頂古寨始建於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占地245畝,寨牆總長1640米,牆高7.4米,寨牆寬4.5米,有莊院48座(現存13座),是隆昌最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在四川乃至西南都具有唯一性。雲頂寨具有獨特的家族文化。郭氏家族在雲頂寨聚居600多年,生息繁衍,發展成為一個與安徽桐城方家齊名的大家族。600年來形成了郭氏家族獨特的族規族距,規章制度;演繹了雲頂寨內許多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成就了郭氏家族工農商學兵的傑出人才。雲頂寨具有獨特的建築文化。雲頂古寨是郭氏家族壘石成牆、築寨自保的族居地,寨牆規模宏大,高大雄偉,寨樓、炮台、兵棚、馬房、倉庫、武器庫、蓄煤池等一應具備,內容和形式構成上同歐洲的古堡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國內實屬罕見。
 

古街
 

  距縣城20公裡,座落於海拔530米的雲頂山上,始建於明代洪武四年,至清鹹豐十一年建成。寨牆全長1640米,通高75米,面寬3至4米,有6道寨門,是保存完整的古城堡。離寨子1華裡的雲頂場,是為適應當時寨主夜間打牌作樂後購物、進餐的需要而設,人們半夜進場交易,天亮散場,此風俗至今未變。

  雲頂寨外雲頂場,由跑馬道與寨相連而呈丁字形,石板路,鋪面街,也是買賣興場漸漸發展起來。該場的建立與生意都與寨主郭氏家族密切相關,即由郭氏家族控制並為其服務。本地人說場上房子百分之九十五為郭氏所建;寨子興旺時,場上商業也興隆,從酒店茶館到錢莊字號到山貨鋪綢緞鋪藥鋪米鋪等一應俱全。當然,這種景象已不知逝去了多少年。

  沿著馬道,朝上幾步就到了赫赫有名的雲頂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雜草叢生的古城牆,在最先到達的通永門城洞前有一石碑,略述城牆情況:該城在清鹹豐九年由當地郭氏族祖修建,同治十一年重新維修,占地245畝,城牆長1640米,有六個門洞,城內有154個天井雲雲。

  在進入山寨的街道大半處為一丁字形街口,前行為進寨街道的延伸,左拐不遠處的街邊有寺廟一座,名為“雲頂寺”。雖然不大,但仍有香火袅袅徐生。街道兩邊的房子大部為土木結構,漆黑的門窗,屋檐久經風吹日曬、煙熏雨淋透出一股古舊的味道。

  雲頂寨擴建後的規模是,東西近長方形體,寨牆周長約1640米,牆地寬度約6米,牆面平均寬度為4.2米,主體牆平均高度為5.2米。牆面外緣建有護身牆高為1米,其上建有垛口,高0.6米。在牆外地形較高牆段的垛口上,砌有。07米高的壓牆,以保持高度,防止攀爬,並防寨外高地敵人的子彈或矢箭斜越牆垛而射傷牆垣段低處的防守人員,最高處的寨垟為7.5米,不計壓垟為6.8米。牆周圍開六門,正門名為通永門,寬3.5米,高4米,寨門以楠木為心,包鐵皮,密布鐵釘。主要寨門建有門樓,作瞭望之用,二人日夜輪守,氣勢雄偉壯觀。寨牆四周,凸出的牆體之上,修建有炮樓四座,名為天炮台地炮台大炮台爛炮台,每台置土炮多門,炮樓可觀察寨外動向。寨牆均以青條石丁掛砌築,中間以塊石和泥土填實,牆面以石板或三合土築成通道。
 

通永門
 

  隨著時光的流逝,經過郭氏家族二十九代子孫不懈的奮斗努力,歷經六百年,經歷三個朝代,漸成雲頂旺族,遂建成這個“雲頂國”。說它為“諸侯小國”是毫不過分的:其勢力范圍縱橫縣南四十余裡;山頂築城,城牆固若金湯,上有炮台,正當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城內兵多糧足,最多時期,除了寨丁之外另有兩個營的兵力,裡面有煤有井,有火有水,糧食牛馱馬載;加之族長威權高於一切,政由己出,有生殺予奪大權,甚至不受制於官府,權勢財富在當地無人能敵。就是縣太爺上任也要先來拜見寨主。民國初年,雲頂寨的郭蔚華與四川都督張烈武有很深的交情,因此雲頂寨的勢力就更大了,那時期,雲頂寨大旗招展,游兵散勇望而卻步,盡管歷史上曾有土匪試圖攻占寨子,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紅樓夢》裡說得好:陋室空堂,當年芴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有糊在蓬窗上,……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回程的石板路是沿著一個叫如意池的池塘邊鋪設的,池塘上還保留著一座古樸的五孔“落虹橋”,站在橋面上向兩面望去,依稀還能辨別出當年這座花園的綽約風姿。要是好好的修繕一下,這一定是座非常美麗、嬌小、玲珑的園子。
 

雲頂寨方位圖
 

  最有趣的是雲頂寨的夜場,即夜色迷朦的凌晨趕場。開場時,能見山道上一路而行的火把;交易時間短(一般為一小時),且“偷偷摸摸”,象是搶來的東西,故號“強盜場”。次日逢場,六點鐘天麻麻亮,場上已有人影晃動,燈光從幾家開啟的店鋪裡射到街上,賣東西的蹲在街沿邊,鄉客穿梭其間,無喧嘩聲,感覺倒底有點鬼祟,象販違禁品,仔細一看也多是菜蔬副食日用雜貨一類。讓城裡人看來,這些鄉間生活所需多半不值得這樣起早摸黑地做買賣吧。

  集市除滿足生存之需,不同地方又包含著本鄉長年約定俗成的因素。作為特殊的社交場合,集市在鄉村生活中隱隱起到了調節心理平衡的作用。說夜場有交往的意義,未免顯得牽強而令人難以置信,自從幾年前鄉政府搬下山,夜場時間短人也更少了,這買賣中到底摻和了多少長年因襲所產生的心理作用,誰也說不清。

  望著面前的一切,雖然過去的風姿已成歷史並已經遠去,記憶也許會泯沒,今天的人們沉溺在物欲的漩渦中,被時代裹挾著向前,但是,難道時間真的會洗刷這一切嗎?人們從小就被教育應當遺忘,而且是要有選擇的遺忘,一切向前看,然後就會感到幸福。於是,人們真的就集體失憶了,只知道“痛並快樂著”。現在要比過去寬松得多,是該重新審視歷史的時候了。拒絕記憶,就是拒絕對回歸人性良知的呼喚,這樣的民族是不會幸福的。
 

寨子裡的房子
 

  當你摸摸城牆磚與寨裡殘留的建築,看看草深掩沒的石徑與荒廢了的軍事和生活的設施,你不由得對一個家族經過多少代人艱辛奮斗達到輝煌再走向衰落的結局而發出深深的歎息!歷史是無情的又是公正的,當國家尚且處在動蕩不安、朝代更替之時,一個家族何談穩固及持續鼎盛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