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無錫“三寶”將沖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無錫“三寶”將沖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日期:2016/12/13 22:26:34      編輯:古建築紀錄

  惠山泥人、宜興紫砂、無錫精微繡(錫繡)將於2012—2013年沖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記者從2月22日在無錫召開的2012全省社文(非遺)工作座談會上獲得的最新信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其中中國涉及近30項,成為目前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文化質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為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范化,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省+市+縣4級保護體系,要求各地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2006年6月,文化部確定並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中包括:白蛇傳傳說、阿詩瑪、蘇州評彈、鳳陽花鼓、楊柳青木版年畫等共518項。惠山泥人、宜興紫砂和梁祝傳說名列其中,此後,2008年6月,又出台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0項)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7項),這一次,無錫精微繡(錫繡)、道教音樂、錫劇、吳歌等也順利入選,惠山泥人、宜興紫砂、無錫精微繡貼上“國字號”標簽,為“世遺”之路做了准備。今年2月5日至2月15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舉行。惠山泥人、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無錫精微繡等3個非遺項目入選參加此次大展,進行展示。

  2月22日的會上,同時對全省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一級文化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首批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單位授牌和表彰。南京2月5日電 記者王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