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甲蘭板古廟

甲蘭板古廟

日期:2016/12/14 17:30:40      編輯:古建築紀錄

    甲蘭板古廟,現稱圓通寺,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保合少鄉古樓板村內,是呼和浩特周邊唯一一處道教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古建築,甲蘭板古廟建於乾隆十九年四月十九日,為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的古建築。

    古廟占地面積約625平方米,東西25米,南北25米,只有一進院落,寺院由大殿、山門、東廂房、古戲台組成。

    古廟大殿面闊3間,總面闊9米,進深5米,硬山頂,大殿前面建平台,平台長9米、寬2.4米、高80厘米。大殿原設前廊,現已改成內廊,門窗以及大殿內的塑像、壁畫、彩繪均現代人所為,大殿為徹上露明造,在明間脊檩之上有建廟的墨書題記,題記字跡工整、清晰,是研究古寺廟的寶貴資料。

    古廟的東廂房曾經修繕改造,據寺內看管人員介紹:西廂房被破壞,在大殿的前面有一棵老榆樹,枝干茂密,是古寺廟的歷史見證。古廟山門面闊1間,為硬山頂,面闊2.6米;進深2.9米,屋面保存較好。在山門兩側有隨牆門,在山門的外面兩側現代人建有鐘鼓樓,規模較小。

    在古廟的西側有一座小佛殿,老鄉介紹為千手觀音殿,硬山頂,設前廊,面闊三間,通面闊8米,進深5米,大殿前有平台,平台東西長8米,寬3.1米。在該殿院內有半截蒙古文經幢,上所刻內容有待考證。從民間調查和所保存的經幢分析,該小佛殿應為藏傳佛教的建築。

    甲蘭板古廟的建築布局是道教文化的反映,反映了其真實的身份應該為龍王廟,而大殿內的塑像均為佛教塑像,文化內涵豐富,是研究呼和浩特道教、佛教文化的寶貴資料。

推薦閱讀:

江西龍虎山

拉薩楚布寺

嵩山大法王寺

河北蔚州暖泉華嚴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