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三面環水的“半島”巡塘古鎮
日期:2016/12/14 17:14:01   編輯:古建築紀錄每次前往江南,都會去無錫拜會“穿山甲”大哥,然後一起驅車,去看看那些有著“古樸滄桑的老街,小橋流水的意境”的江南小鎮,先後走過了無錫的蕩口、惠山、南泉、巡塘幾個新新舊舊的“古鎮”,今天就發一組巡塘古鎮吧!
“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描寫江南水鄉的名句,在美麗的江南水鄉,到處都能見到粉牆黛瓦、漏窗小閣、小橋流水、枕河人家。
巡塘古鎮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因小鎮坐落於古巡塘河畔,三面環水故得名“巡塘鎮”,小鎮街河相依,為無錫南部的重鎮之一。
據介紹:“塘”在無錫方言中,就是人工修整過的河道,而巡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這裡大的河道有梁塘、巡塘、元塘。民國時巡塘村建立後,為了解決當地鄉民購物的便利,在沿河規劃、興建了不少店鋪,百業興旺,鱗次栉比,使這裡逐漸成了當時無錫歷史重鎮之一。
後來,巡塘鎮成為連接華莊、雪浪、大浮、南泉之重鎮的交通要道,成為無錫南部貨物交易、人員集散要地。
這就是進入“巡塘”古鎮的入口,不過目前的巡塘古鎮已經不是古鎮,而是“書香酒店投資集團”旗下的特色精品酒店“巡塘書香酒店”了。
和大多數的江南古鎮一樣,走進古鎮不多遠,就看見了一座“戲樓”,戲樓坐落在巡塘河邊,古香古色的,應該是古鎮上最“熱鬧”的地方了。
“戲樓”的正對面,就是那座古老的“巡塘橋”了,這座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建於清光緒年間的1888年,距今已經超過120年了。橋上兩梁上刻有“重建古巡塘橋”六個字,南北跨向,用金山石材砌成,長17.2米,跨徑5米,有橋耳4個,橋面用踏步石,引橋呈“八字”形,橋上龍門石刻有“如意水波紋”。
巡塘橋的台階石級很低,僅有5-10厘米高,設計者可能考慮便於路人行走。故特別適宜老人、小孩行走;對於挑著重擔的過橋者來說,確實能省力不少。
走過巡塘橋,就是古鎮的“老街”了,說是老街,其實已經是休整過了的“老街”了。
老街坐落在巡塘河灣旁,盡管不大,卻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據說以前的巡塘老街上,煙酒雜貨、布帛、鐵鋪、繭行、豬市、飯館、面店、茶館、老虎灶、魚肉菜攤、郵政、藥材、診療所等,一應俱全,另外還有蠶繭收購、加工中心呢。
而現在隨著巡塘古鎮成為“書香酒店投資集團”旗下的特色精品酒店後,老街也早就失去了其原來的味道。
老街由巡塘橋、前賢渡橋、後賢渡橋、毛文橋、棠甘橋五座橋梁聯綴,在老街的南街頭還保存著民國時期的“巡塘鎮救熄會”舊址,看起來保存的還不錯,對了,“救熄會”應該就是現在的“119”消防隊吧。
“消防隊”舊址往前走,是一處老宅子,園子裡一汪碧水,假山池沼,樓台亭閣,頗有點江南園林的味道。
目前,巡塘古鎮位於無錫太湖新城尚賢河濕地公園內,古鎮上的部分建築在保留原有歷史風貌的基礎上,經過改造升級,已經成為了“書香酒店投資集團”旗下的特色精品酒店。古鎮是沒有門票的,但每天下午5、6點以後就不再允許游客進入了。
就這樣,“巡塘古鎮”從一個古香古色的古鎮變成了價格不菲的酒店的一部分,但畢竟古鎮的原有風貌還在,比起那些被完全拆掉蓋樓的古鎮來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