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寺拉卜楞的春天藍天白雲下的人間淨土
日期:2016/12/14 17:27:19   編輯:古建築紀錄拉卜楞
拉卜楞寺位於夏河縣城西隅約一公裡,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也是藏書最多、古式建築較為齊全、文物保存較為完整的寺院之一。它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也是夏河縣最主要的國家級旅游資源,是甘肅省主要旅游熱點之一。
拉卜楞寺始建於清代康熙48年(1709年),近300年來先後創建了聞思、上續部、時輪、醫學、喜金剛、下續部等6大學院,31座囊欠(活佛府邸)以及大小佛殿84座,大小各類房屋12000余間,建築面積達40萬平方米。
走在夏河縣城主要的街道上,遠遠可見佛塔和佛殿林立,隨處可見僧侶和信教的群眾。绛紅色的僧袍在風裡飄揚,映著遠處寺院裡煨桑的煙霧,讓人產生一種置身西天佛陀之域的錯覺。
珍寶拉卜楞
這座百年古寺珍藏著大量的文物和佛教藝術珍品,其中大小佛像約3萬余尊,經籍6.5萬余部,經板7萬余塊,還有大量壁畫、堆繡、卷軸畫及價值昂貴的奇珍異寶,包括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多次頒賜的封诰、冊文、印鑒等共20件。
寺院內還保存有著名的藏文版《大藏經》、歷代大活佛和歷代嘉木樣的著作、全集及哲學、密宗、醫藥、聲明、綴韻、歷史、宗教、傳記、工巧、數學、詩詞等書刊177種,共6萬余冊。
可以說,拉卜楞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收藏保存了無數珍貴文物,自身也是珍寶裡的珍寶。
保護拉卜楞
拉卜楞寺自建寺以來只進行了幾次修補和重建,目前寺院的大部分建築都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隱患。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游客的逐年增加,對寺院建築和環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院內釋迦牟尼殿(小金瓦寺)、夏卜丹殿、下續部學院等建築均存在地基下陷、木結構傾斜、局部腐爛、木梁彎曲下沉、牆體下陷開裂、屋面排水不暢、屋內漏雨、殿內壁畫開裂損毀,所藏經書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急需搶修。
此外,寺院設施簡陋陳舊,基礎設施的陳舊和不健全,已對寺院僧眾的正常生活和宗教活動造成很大影響,同時也影響了旅游景地的形象。
為了改善拉卜楞寺現狀,保護應有的文物價值,夏河縣政府與拉卜楞寺嘉木樣大師、文官會等研究決定開展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申請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對拉卜楞寺寺院內各類有形無形的文化遺產進行全面保護開發工作。
目前,國家總投資3.05億元用於該寺的維修保護項目。拉卜楞寺文物保護工程主要包括文物保護、寺院基礎設施改造和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三部分。據悉,該項目還需3年左右的時間告罄。
拉卜楞的春天
拉卜楞寺是個凝聚智慧之所,活佛和高僧大德眾多,其中獲得藏傳佛教高級學銜“拓然巴”的就有8位。1985年,拉卜楞寺還成立了甘肅省佛學院。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該院培養了大量的學僧。為了給僧人創造更好的學習機會,甘肅省給予學僧們以基本的生活保障,讓他們能夠安心學習,提高佛學造詣。
拉卜楞寺香火鼎盛。自寺院對外開放以來,游客信眾不斷。盡管如此,寺院裡的清修生活並未受到外界的影響。每天,僧侶們都嚴格地按照經師的要求學習經文、辯經等。從早到晚,誦經聲陣陣,不疲不倦。中午是進不得寺院的,因為寺僧沿著傳統午休,門票自然買不得。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見到了一位二十多年前就來過拉卜楞寺的外國游客。按他的話說,現在的拉卜楞和當年他見過的拉卜楞一般無二,古色古香的建築,厚重濃郁的佛家氛圍,穿梭往來的信眾僧侶……喜樂滿足是他再訪拉卜楞時最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