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長江銅陵段和悅江心洲的安徽省銅陵市大通古鎮,歷史上與安慶、蕪湖、蚌埠並稱為安徽四大商埠,明清時期政府先後設立了“水驿”和統管長江四省的“鹽務招商局”等機構,建有“三街十三巷”,至今還留下大量的徽式建築和古街道,為研究中國古代水運史提供了詳實的依據。近年來,由於長江行洪的需要,大通古鎮的居民陸續搬離江心洲,由於無人居住、缺少修繕資金,大通古鎮的大量古代和近代建築逐漸荒廢,有的已經倒塌,埋沒在荒草中。有關專家和當地群眾紛紛呼吁,如果再不進行妥善保護,有著1000年歷史的大通古鎮遺址,即將全部消失。為了讓千年古鎮成為歷史的見證,應盡快地采取保護措施,合理地開發利用。圖為大通古鎮街道建築已長滿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