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版主約稿,我真是相當的感動啊終於有個做點貢獻的機會了~然後就寫了一大堆,非常的不簡潔,不過還是希望能對於想了解建築學專業的同學有所幫助。我是04屆五班的,學建築,大四了,雖然在這個專業混得不算好,但是對它也有了3年的深入接觸,算是有了點了解,希望寫點東西能讓學弟學妹們不要像我當年一樣進了建築學專業還不知道這個專業到底是干什麼的(高中的課程裡還真的沒有什麼涉及到建築學內容的),和土木等專業有何區別。
關於我們專業的一些官方資料在互聯網上可以非常方便地查到,大家可以去搜索“建築學專業”或參考http://arch.tsinghua.edu.cn 上的一些信息(後者主要是關於我們學院的信息了)。在這篇文裡除了介紹一些基本的專業信息和課程設置,也說說我在這個專業的感受吧。上大學以後,同在清華卻在不同專業的高中同學們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說專業對今後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建築系在這一點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每個人在建築系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以下只是我的一家之言,還希望有其他了解建築學專業的同學進行補充和修正,更好地幫助學弟學妹們。^^
1、關於建築學專業
先來說說建築學這個專業是做什麼的吧:很多人不太清楚建築學和土木工程專業的差別,或以為建築系只是畫畫效果圖的,其實這都有點片面。與計算結構的土木工程專業相比,建築學專業更偏重建築的外觀以及功能設計,以及對整個建築全局的把握。一個建築師需要畫出建築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等,設計整個建築的外觀比如顏色、材料,一共幾層,各個房間的大小、用途,門窗多大,走廊多寬,以及采用何種結構,等等……就是這些很基本的東西構成了一棟棟偉大的建築藝術作品。剛才在網上搜到一條建築學的定義,或許不夠權威,但還算貼切:“建築學是研究建築物及其環境的學科,它旨在總結人類建築活動的經驗,以指導建築設計創作,構造某種體形環境等等。建築學的內容通常包括技術和藝術兩個方面。傳統的建築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建築物、建築群以及室內家具的設計,風景園林和城市村鎮的規劃設計。隨著建築事業的發展,園林學和城市規劃逐步從建築學中分化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建築學可以說是一個融合了工程和藝術的專業。至於用多大尺寸的梁、柱,配多少根什麼型號的鋼筋,那就是土木工程師的事情了,建築師只需要和他們進行溝通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大量的計算工作。如果你是非常牛的理科精英而且想繼續發揮這樣的專長,那麼來到建築系可能會略有失望。至於和“畫畫的”有何不同,那就是理性的部分了。建築學專業需要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識,至少在學習階段是需要學習力學和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的(但是不需要很牛的基礎,要求比其他所有的工科都要低);和美術學院另外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我們知道建築的一些構件是如何連接的,這些都是比較工程的內容。美術素養可以等到大學再培養,畫畫不會也沒關系,需要的就是慢慢去培養一些藝術的感覺,到了大學多接觸各種新鮮的東西自然會好的,如果喜歡建築,完全不必因為不會畫畫或者畫畫不好而退縮。學了3年感覺這個專業還是偏重感覺的部分比較多,如果認為自己有這種天賦,畫圖精細或者有對於設計、藝術的熱愛,大可以考慮這個專業,東南、同濟的建築學專業也是非常厲害,與清華不相上下的。另外北京建築工程學院也培養出了一批明星建築師,所以說建築學這個專業,學校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個人興趣和自學都非常重要,那些著名的建築大師,好多甚至根本不是建築學專業科班出身的。
2、建築系的課程設置
大部分學校的建築學專業都是5年制,建築學學士學位。也可以4年畢業拿工學學士,兩個的主要差別就在於是否有大4末的設計院實習。大一大二是設計的入門,會做一些小型的設計(這是主干課,需要畫圖、做模型),學素描、水彩(學學而已,不需要到太高的境界),以及學數學、力學的一些基本知識,中外建築史(我覺得比一般的歷史容易而且有趣),還有關於建築設計的一些小理論(偏文科的感覺,很有意思)。到了大三就開始用一些專業軟件繪圖了,繼續做建築設計的同時深入學習一些構造、建築聲光熱的知識,也有古代人怎麼住山洞等等的理論,眼界會更開闊一些。 每年在暑期會有小學期,做一些跟平時上課不一樣的事情,比如用水墨渲一張圖,外出寫生(青島之類的地方),以及艱苦的古建築測繪(就是去爬那些古建築的屋頂然後測量畫圖),工地實習和車間實習。總之到了建築學專業以後很可能感覺到跟自己設想的不太一樣,和其他理工科專業的同學在學習內容、方法上都有了很大差別,倒是跟美院有點像,不過還是比他們累一些。表面風光的建築師,背後也都要艱苦地為了一個設計冥思苦想,在施工過程中去工地視察進度以保證建築的精致,正是這些不懈的付出催生了那些漂亮的建築。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百萬莊的幾家建築書店,或者大型書店的建築部分(不是土木)去翻翻書,不只是那些印刷精美的建築照片集,也可以翻翻那些涉及理論的書。這一點我上大學以前就沒想到,十分遺憾。無論想選擇哪個專業,都可以采用這種辦法來獲得一些自己的判斷。
3、建築系的生活
選擇的專業對生活方式有不少的影響,建築系的生活也是我入學前從未了解,入學後讓我大吃一驚的。與很多專業的白天上課晚上大家各自去上自習、平常要常去實驗室的情形不同,建築學專業沒有實驗室,自習上得少,但有專業的繪圖教室,大家都趴在圖板上一點一點地畫圖,作息安排也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因為你無法預期你什麼時候才能把這個方案想出來,所以和高中那種事事都提前計劃,計劃得當就能按時完成的模式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也不免為此耽誤很多的休息和娛樂時間,臨近交圖的時候更是可能一天十五、六個小時都在工作,所以足夠的體力是非常重要的條件。
設計課是一個老師負責10個左右的學生,上課時你把自己的方案(用圖、模型表現)給他講解,由他來評價、修改你的方案,很多互動過程都是一對一的,這個過程中難免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打擊,但是也是一個磨練心理素質的過程,也能從老師那了解一些觀點。大三以後有很多作業都是2-3人合作,也是不錯的體驗。另外,建築系也由於特殊的課程設置和工作模式,往往具有其它專業所沒有的一種氣質和活力。
建築系的理論課程並不算多,專業課裡除了力學之外,理論類的幾乎都是比較偏人文的,比如介紹中國的民居,以及蘊含在建築中的一些哲學思想。我們的考試比其他理工專業是略少的,他們復習考試的時候我們趴在圖板上或坐在電腦前畫圖……當然我們也有他們很羨慕的外出寫生環節,春暖花開的時候背著畫板穿行在校園裡的感覺還是挺好的。另外就是,建築學要求各學科知識的廣泛涉獵,我們更應該廣泛地讀書,不僅包括本專業的理論、作品集等等,也包括其他學科特別是人文學科的東西。建築學這個專業能夠不知不覺地督促你去了解更多的東西,這也是它的一個好處。我感覺我上了建築系以後對藝術有了更大的興趣,常常去美術館、博物館看看展覽,也去看看話劇什麼的,不是強迫自己去學藝術,而是自發地就喜歡這些東西了。如果在街上看到拿著數碼相機到處拍的學生,很可能就是建築系的——這也是培養出的專業習慣。走在街上你可以大致評價一下周圍環境的設計,以及一些空間的感覺是怎麼形成的,比如北京的小胡同之所以親切,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它的高寬比造成的圍合感。多說一句,具備了一兩年設計課積累的知識,買房的時候你也許一看那個戶型圖就能判斷它哪裡好,想象出它空間的樣子,並看出它哪裡設計得不好會造成使用的不舒適,而不是只看到它有幾個臥室、衛生間這些表面的東西。這也是能在建築系培養出的挺有用的一個技能^^.
專業實踐的環節比較苦一點,大一的水墨渲染實習(據說是專業傳統,但以後不太用得到)用了一周的時間,每天用墨汁和水的混合物渲染柱式圖的光影效果,是急不得的活兒,當然成果也都非常漂亮;大三的古建測繪實習會用一周的時間圍繞著一座古建築上下左右地測量,爬上爬下,我們這次就鑽進了一個大殿漆黑的屋頂裡面,測量了這座大殿從平面到瓦當的各種尺寸,回了學校再用電腦廢寢忘食地把圖一筆一筆地畫出來,確實是難忘的吃苦經歷。還有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工地實習和金工實習,下工地,進車間,和工科一樣重視動手實踐。
關於建築系的生活,大家可以去www.abbs.com.cn的論壇上看看,那裡有很多建築系學生的討論區,也有他們的作品,也是一個了解建築系生活以及一些建築知識不錯的渠道。
4、建築學專業畢業後的情況
我還沒有畢業,對這點不是非常了解,只能簡單地說一些我所聽到的信息。建築學專業是一個非常注重實踐的學科,出國讀研的比例較其它專業就比較低了,我們學校的建築學專業一般本科畢業都會有一半以上的人直接工作,當然這部分人裡也有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再繼續深造的。想繼續從事建築行業的一般會去設計院、事務所工作,從畫施工圖做起,然後慢慢有自己進行設計的機會,也有一些到房地產公司工作的。上了大學才了解建築師是個很辛苦的職業,加班是家常便飯,但能夠讓自己的作品建造起來的成就感,也是無可比擬的吧;另外建築設計行業收入也是不低的。
從事其它行業應該也是有可能的,我一直都相信畢業後是一個二次選擇的機會,各種選擇沒有對錯。現在我也還在探尋各種可能性。
個人認為選擇專業的時候應該仔細評估一下自己目前對哪些方面更擅長,更喜歡,而且有發展的潛力。如果某個你不太喜歡的學科你通過非常艱難的努力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還是要慎重考慮,我覺得興趣和潛力都比較重要。如果對自己的優勢不太清楚的話可以問問各個科目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也許你在某個科目成績不夠突出,但你在快樂地不斷進步、你也非常喜愛鑽研它,那麼它也沒准就是你最適合的呢~ 365行,行行出狀元,不必太過在意某個專業熱門與否,Just follow your heart!
希望以上的東西能對想要了解建築學專業的同學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想交流就聯系我, 看到很多我們屆的同學為了四中校友會的建設和網站的發展盡心盡力,真的很感動,在四中的三年是我記憶裡最美好最難忘的三年,在那裡我認識了影響我心靈的老師和朋友,所以能為學弟學妹們做點事情是我最高興的事情,也希望能通過這個渠道和各位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