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根祖之鄉”山西洪洞大槐樹下五千人祭祖

“根祖之鄉”山西洪洞大槐樹下五千人祭祖

日期:2016/12/13 20:24:51      編輯:古建築紀錄

    臨汾8月31日電  31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來自中國各地的近五千民眾齊聚被譽為“天下故鄉、華人老家”的洪洞,同祭先祖。

    同清明節、寒衣節一樣,中元節作為國人祭祖的重大日子,每年此刻,都有大量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後代追先悼遠,祭奠祖先,表達對移民先祖的懷念之情。大典現場被紅毯鋪就。當日上午十點,祭民們有秩序的向先祖神靈敬香,傳肴布供,奠酒獻禮。之後,向神靈敬致祝文,獻上樂舞,拜神祈願後鞠躬辭神。

    退休教師王志遠來自河南鄭州,特意在中元節前一天趕到。兒時常聽居住在農村的爺爺講述,王家是從山西一棵大槐樹下遷出的。31日清晨,還未等統一的祭祖大典開始,他早早來到大槐樹下,找尋先人足跡。“來到這裡,讓我懷念起伴我成長卻早已離世的爺爺、父親,從小他們依祖先留下的家訓很嚴厲的教導我,並讓我有志向將此傳承下去。”

    史載,元末明初,戰亂、自然災害頻發,使得中原一帶十室九空,而山西尤其在晉南則相對富庶。明洪武至永樂年間,當朝政府在洪洞古槐旁的廣濟寺設局駐員,強制萬民遷徙,完成了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官方移民。此次移民歷時50年,遷民人數達百萬之眾,遍布京、冀、魯、豫、皖、蘇、隴、鄂等18個省。

    幾百年間,中國各地移民均以洪洞大槐樹為自己家鄉,洪洞大槐樹被賦予神性,回鄉祭祖的移民後裔絡繹不絕,形成了豐富的移民傳說和悠久的祭祖傳統。

    據山西省洪洞縣委書記王黎明介紹,為了更大程度的滿足廣大移民後裔回老家祭祖的願望,保護、傳承和發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山西大槐樹景區已經連續舉辦兩屆中元節祭祖活動。期望通過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喚起華夏子孫,特別是槐鄉後裔對故鄉的眷戀,增強古槐後裔及全球華人的凝聚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