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張家口的“根”

張家口的“根”

日期:2016/12/14 17:42:42      編輯:古建園林

文昌閣

文昌閣

文昌閣

文昌閣

    張家口市的“根”在張家口堡(當地讀bǔ),分為上、下兩堡,俗稱“堡子裡”,因先有“堡子裡”而後有張家口,便有不到“堡子裡”就等於沒有到張家口一說。

    “堡子裡”最早為軍事城堡,始建於明宣德年間,是長城防線宣府鎮(宣化)的一處要塞,對阻止蒙古騎兵進犯中原發揮著重要作用。

    明萬歷年間,中原與蒙古化干戈為玉帛,在“堡子裡”實現“茶馬互市”,即用中原的茶葉、鹽、紡織品交易蒙古的畜產品,“堡子裡”也由單純的軍事堡壘演化為兼有貿易功能的邊境城市。但這種邊易規模很小並被嚴格控制,這從大鏡門城牆中部那個只能勉強過一車的小門洞就可以看出來。

    隨著邊貿規模不斷擴大,城市迅速擴張,“堡子裡”東關成為一個大交易市場。而邊城上原有的小門洞已不堪交通重負,所以清朝政府在其西邊不遠處破牆始建“大鏡門”。

    京張鐵路開通以後,張家口成為西北貨流樞紐,“堡子裡”東關成為商業街,直到現在,這條商業街依然是張家口最繁華熱鬧的地方,類似北京的王府井或西單。

    由於“堡子裡”在市中心,交通方便,我前後去了二次。在這裡,現存大量的古民居建築,從明代始建至清末乃至民初,隨處可見門樓、門道、影壁,有石雕、磚雕、木雕,還有門墩、抱鼓、門當、戶對。

公安局

    據說,在早年,這裡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

    這裡是古建築攝影的一個寶庫。我在這裡沒有找到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只能胡亂掃幾張做罷,甚遺憾。朋友們到張家口,一定要去“堡子裡”看一看,最好有熟悉當地的朋友帶隊,那就可以隨心所欲鑽進人家院子裡去拍攝啦。

推薦閱讀:

湖北潛江曹禺故居

天津歷史文化名城之古城遺產

廣西冷門古鎮

貴州:璞玉渾金古州城

察哈爾烈士陵園

察哈爾烈士陵園

    察哈爾烈士陵園是1948年12月張家口第二次解放後,為紀念察省范圍內17000名烈士而修建的,占地15萬平米的園林式陵園。紀念塔高31米,據說,紀念塔正廳內有一尊一米高銀質紀念鼎,在牆壁上刻有6703名烈士英名,陳列台上有部分烈士遺像和骨灰。

    陵園本莊嚴肅穆之所,陵園管理規定也明確有:禁止唱歌跳舞唱戲吊嗓子拉胡琴及體育活動,但我所看到的,整個陵園成了城市公園,這些規定不但無人遵守,甚至,幾個高中學生居然在紀念門廳內打起了羽毛球,而陵園管理人員視若無睹。

    行者實在看不過去,乃大聲斥責,孩子們才溜走。

察哈爾烈士陵園

察哈爾烈士陵園

    紀念塔兩邊牆角,有明顯過火痕跡,大概是烈士後人們來此拜祭先人時燒紙所為。陵園應尊重民俗,提供正式祭燒的場所。

    行者以為:把先烈就寢的陵園搞成娛樂場所是很不尊重的,而一個心中沒有先烈的民族是無恥而沒有希望的民族。

察哈爾烈士陵園

    拍的是塔頂局部,因為整個紀念塔已經處於高樓林立的環境中

    此塔在距離察哈爾烈士陵園大約1公裡的張家口市博物館院內,《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察東失地陣亡將士紀念塔》的塔名乃馮玉祥親筆書寫,筆力滄勁,雄渾有力。此塔是為紀念312名同盟軍烈士而建,不過,我在其塔身上只找到147個刻名。

    此一役後,日本鬼子再也沒有進入察哈爾省。

    塔尖斜指東北方向,寓意抗日同盟軍以察哈爾為基地,誓志抗日報國收復東北的決心。

    我是去了三次才得以進院的,還是跟看門人說了許多好話以後。

    他一邊在門房裡做著早飯一邊說:“我也不知道啥時候開門。”

推薦閱讀:

湖北潛江曹禺故居

天津歷史文化名城之古城遺產

廣西冷門古鎮

貴州:璞玉渾金古州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