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南遷》和讀者見面 再現峨眉山護寶傳奇
日期:2016/12/13 20:13:25   編輯:古建築紀錄
成都12月1日訊 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經過近百次的修改、核實,近日,由四川樂山市政協學習文史資料委員會主編、四川出版集團天地出版社公開出版的大型文史資料《故宮文物南遷》,正式和廣大讀者見面。
據悉,國難當頭的抗日抗戰時期,為保護國家級珍貴文物的安全,逃避戰火和落入敵手,北京故宮博物院進行了一場舉世罕見的珍貴文物大遷徙,千裡迢迢,艱難跋涉,歷盡千辛萬苦。其中一部分文物(9000多箱),於1939年自南京遷往四川,後由重慶、宜賓輾轉,最終存放在樂山市中區安谷鎮6祠1寺;另一路文物(7000余箱)經過陸上運輸,經成都到達峨眉山,存放在峨眉山大佛寺和武廟(故事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電影《密戰峨眉》);這兩批珍貴文物,在樂山峨眉山兩地前後存放時間長達八年之久,無一毀損,終於完璧東歸,創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跡。在這漫長的戰爭歲月裡,樂山人民為保護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其間產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取得“功侔魯壁”的贊譽,堪稱實至名歸。故宮文物南遷樂山,在樂山抗戰文化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對這段史料進行認真挖掘、研究,有利於加強愛國主義傳統教育。
作為“抗戰時期的樂山叢書”之一的《故宮文物南遷一書,裝潢精美,圖文並茂,從故宮文物南遷路線到護寶往事,從護寶村民到文保工作者……通過口述歷史、原生態資料,真實地記錄這段歷史,內容翔實,生動具體。收錄的研究史料性回憶、考據、史料性文章16篇,包括《抗戰期間故宮文物之保管》、《故宮文物在樂山》、《故宮國寶目睹記》、《故宮文物在峨眉》等。
《故宮文物南遷》一書, 通過一樁樁歷史事件回放、一個個歷史剪影合集,多角度、全景式反映“國寶長征”中樂山的方方面面,再現了當年故宮文物南遷的整體過程以及軍民護寶的歷歷往事。這既保存了重要地方歷史資料,又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勾勒出一幅幅時代風雲畫面,使抗戰時期樂山人民保護國寶的輝煌壯舉,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該書的出版發行,為研究中國當代文物史、抗日戰爭史、故宮文物南遷史,提供了許多翔實、細致的第一手資料。一卷在手,“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功能盡顯其中,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