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

日期:2016/12/14 17:27:22      編輯:古建築紀錄

    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就親臨寺院,舉行大型法會,以紀念愛妃同時弘揚佛法。據史料記載:“景飄佛寺”始建於明代,是南傳佛教象征十二版納的標志性建築之一,也是版納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該建築在佛歷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鹹豐年間)戰爭中被毀,距今已有169年。佛寺於2005年開始重建,於同年3月9日舉行了大型的土地開光儀式,於2005年5月9日舉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開光儀式,在大殿施工時,挖掘出大量的銀幣、銀盒、佛教法事用品等。


    雲南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佛寺於2007年11月3日一期工程竣工,竣工之時,邀請了海內外108位高僧為佛寺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大典,州內外參加開光大典的各民族佛教信眾達65萬人之多。占地面積400畝,佛寺依山而建,落差達122.8米,呈坐佛形,為國內外所獨有。景區以佛祖釋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動為主線,巧妙融入到景觀及建築群體中,充分展示南傳佛教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色彩。從萬佛塔前廣場俯視景洪市區,旖旎的熱帶風光盡收眼底。


    南傳佛教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都有著極深厚的影響。傣族數百部長篇敘事詩都是在佛教傳入後出現的。傣文的大藏經,號稱八萬四千部,大部分刻寫在貝葉上,稱貝葉經。西雙版納的傣族人們全民信仰南傳佛教,傣族男孩到了8-10歲都要入寺去過僧侶生活,他們在那裡學經識字,一般在1-5年還俗回家。每逢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等重要節日,傣家人都要到佛寺裡赕佛。在西雙版納,佛寺遍布村寨,幾乎是一村一寺或二村一寺,其建築風格也各不相同。如今,在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中仍有500多座佛寺、200多座佛塔。而勐泐大佛寺是所有佛寺中最大的,地位也是是至高無上的,是傣家人心目中的聖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