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古村落每一處都充滿驚喜
日期:2016/12/14 10:57:23   編輯:古建園林
長弄蜿蜒,阡陌縱橫,木雕磚刻,移步換景,磚瓦棟梁異彩紛呈,黑白分明的徽派建築風格古廳古屋遍布全村,每座古建築的門面上都鑲嵌著數以千計的磚雕……寺平村的石子小路上,海外名校學子們悠閒地感受、融入,黑白分明的“中國最美磚雕民居”寺平古村向學子們展示著金華“百工之鄉”的雕梁畫棟,生動诠釋著中國傳統建築之美。
戴氏義祠、崇厚堂、崇德堂、百順堂、敦睦堂……昨天,圍繞七星伴月的鄉間小道,來自英國的外籍顧問朱利安花了近5個小時、分兩批向海外學子介紹寺平古村建築。走訪過程中,他不時停下腳步,對每座廳堂建築、門牆雕花進行講解。
“在西方,說起中國,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悠久的歷史和獨具特色的精巧建築。今天參觀了寺平的傳統建築,果然名不虛傳。”德國女孩史茉莉時而拿起相機拍攝,用筆構圖備注,對講解內容進行錄音,時而向朱利安提問了解細節。
志願者陳晨用手機全程錄音朱利安的講解。“很難想象,朱利安作為一個外國人,能對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了解到這種程度。”
朱利安說,寺平古村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僅是精美絕倫的磚雕和錯落迂回的水系,而是當地人閒適靜谧的鄉村生活和友好熱情。為了昨天的講解,他至少到寺平村考察走訪了6次。
“中國古建築不僅體現了百工之美,更多的是文化融入。”朱利安認為,寺平磚雕之所以讓人過目不忘,不僅在於巧奪天工的工藝,更在於每幅雕刻中體現出的中國文化,比如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九獅搶球。“我特別願意把中國文化與外國朋友溝通交流,能夠推介中國傳統文化是我的榮幸。”
兩個多小時的參觀行程中,英國小伙喬納森手裡的相機就沒停過。他發現,“福、祿、壽、禧”四個字常常出現在建築中,這在中國代表著有福、如意、高壽、和睦,“中國古建築將建築工藝與寓意完美融合,多了一絲人情味”。
英國女孩凱倫說,寺平村古建築的一牆一瓦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中國古建築相比,西方古建築給人立體感觀的沖擊與震撼,雖然也很漂亮,卻少了中國古建築的神秘。”
“寺平古建築極具中國特色,它們有很強的畫面感,磚雕、屋檐都很精美。中國建築善於使用鮮明的色彩對比與調和,房屋主體被陽光照射展現為暖色調,而屋檐部分則多為陰影冷色調,冷暖結合具有強烈對比美感。”羅馬尼亞女孩勞拉打算做一部宣傳片,把寺平古建築在國內展示。
印度學子查德麗卡是一名建築師。她認為,中國古建築融合了書法、剪紙、雕刻等傳統藝術的細節。“走進寺平村的古建築,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鼻而來,前後串聯的庭院讓每處建築都充滿驚喜。”她表示,中國建築博大精深,為其帶去奇妙的設計靈感。“我把這些建築畫下來,做好批注,它們將融入到我今後的建築設計中。”
在不關風雲亭邊的老屋外,美國女孩馬瑞娜靜靜地用筆畫出了寺平村的美景。在這個被志願者稱為“微笑天使”的女孩看來,寺平的每座建築都有不同的美,這個古老的村莊處處都是故事。“我想用手裡的筆畫下金華的風景,記下金華的故事,這會是永遠的回憶。”
不到1小時,馬瑞娜就完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畫,她合上本子,幫一旁的村民吳小英奶奶做起了手工活。吳小英說,平常村裡來來往往的游客很多,村民們也很習慣外人進村。但像這次來了那麼多外國人,同吃同住21天,還真是特別。這些天,這些外國姑娘小伙每天在村裡來來往往,常有人會坐下看她做手工或者就陪她坐坐,日子熱鬧了不少。“雖然講話聽不懂,但我很喜歡他們,就像自家孫子孫女一樣。”
說著,奶奶拿出一籃水果,不停地說著“吃,吃,吃”。馬瑞娜點頭接過一個橘子,剝開,分給奶奶一半,笑得特別甜。“在美國,我的奶奶也像這個寺平奶奶一樣,讓我們多吃點、多吃點。”她說,在這裡,感覺就和在家一樣,每個人都友好親切,把她當做自家人,這也是她漸漸愛上這個金華小村的原因。
(來源:金華日報 記者:汪蕾 吳骞 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