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菽莊花園

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菽莊花園

日期:2016/12/14 13:32:20      編輯:古建園林

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原是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50年代氣辟為公園,近年又建了許多設施,面積也擴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頗有特色的海濱公園。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被迫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可台灣軍民拒絕割台,總兵劉永福等帶領“黑旗軍”進行抵抗,腐敗的清政府又下令駐台官兵回大陸。時任台灣墾撫兼團防大臣的林維源不敢逆旨,於1895年全家內渡,定居於鼓浪嶼。林維源,原籍龍溪,其先祖於乾隆年間赴台灣淡水墾殖發家,在台北建有“板橋別墅”即林家花園。其子林爾嘉從小就生活在那裡,別墅的一切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1905年林維源去世,林爾嘉繼承父業。1913年,他為懷念台北板橋故居,選定鼓浪嶼金帶水之湄,草仔山之下的一面坡,仿造台北板橋別墅,參照江南名園修建花園,取名“菽莊”,乃主人“叔臧”的諧音,也是“稻菽主人莊園”寓意,因為林爾嘉的祖先是以墾殖發家而富甲台灣的。他花1萬銀元的“潤筆”費,請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題寫“菽莊”園匾。

    林爾嘉對花園的結構布局精心設計,力求再現台北板橋別墅的風貌,又具江南園林的韻致。他利用一塊不到十畝的坡地,創造出寬闊的空間,把能看到的景色全納入花園的懷抱。花園內設置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聽浪閣、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十景,小巧別致,自成一格。 

    菽莊花園集世界園林藝術十大特點中的三個最有藝術個性的特點於一園,是很難得的。第一個特點是“藏海”:就是人走在路上見不到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門仍見不到海,一堵黃牆擋住了視線,待到轉出月洞門,繞過竹林,突然“海闊天空”,取得突然見海的驚奇效果。先把海“藏”起來,而後大海奔騰聚至,引人踏海而行,來到海中的“觀潮樓”,觀賞海景,真是豪情滿懷,可惜觀潮樓被台風吹倒後一直未能恢復。瑞士園林專家參觀菽莊花園後說:“我們只有藏湖,而廈門有藏海,十分難得。”菽莊花園的第二個特點是“巧借”:是林爾嘉把臨海的坡面,海灣裡的礁石,漲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窄的一個小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頗有層次,視野寬廣的海上花園。這在中國的任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公園都無法領略到如此美妙的意境和情趣,這是菽莊花園最秀人的地方。 

菽莊花園


    在這裡可以看到洶湧激越的海浪,澎湃往返;遠處的南太武,近處的擔嶼、青嶼、浯嶼,煙波浩渺、風姿綽約;前方的日光巖,英雄山乃至海滄的嵩嶼角都成了花園的外景,構成一幅動感的立體畫,十分秀美。菽莊花園的第三個特點是:“動靜結合”:林爾嘉對動與靜的處理也頗為獨到,坡面建一片假山,按地支分裂為“十二洞天”,洞洞相聯,讓孩子們去追玩,顯出跳動出沒的動景;坡邊建有小亭小閣,休息觀景,表現靜雅的環境。海潮的流動,長橋的安臥,岸上花團錦簇,海中百舸爭流,都體現了動與靜的交融與和諧,匠心獨具!還有林爾嘉把台北板橋別墅的小板橋也搬了進來,把眉壽堂,壬秋閣等建得小巧玲珑,采用重檐歇山頂,飛檐翹角,琉璃粉牆,小橋流水,淡雅高潔,與海色、山色、天色渾然一體。組成了風格統一的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群體,使整座花園既有江南園林的秀美,又兼閩南園林的亮麗。 

推薦閱讀: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市城區南塔嶺又現西漢古墓

華陽發現大型漢代崖墓墓葬群

衙前發現距今約2000年的東漢磚石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