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江南山水秀 禅房草木香

江南山水秀 禅房草木香

日期:2016/12/14 17:40:19      編輯:古建園林
    第一次看到“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橋”的詩句,就萦萦於懷,恍惚覺得無比飄逸。我總認為宋之問是不可能到達這種意境的,續詩的人一定是駱賓王。後來讀劉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佛教天台宗的故事,對“佛宗道源”的天台山越發向往。

    坐落於浙江省東中部的天台山,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臨海,北界新昌。綿亘浙江東海之濱,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台”,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濟公“活佛”的故鄉而聞名於世。以“佛宗道源,山水靈秀”而著稱,且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



    天台山佛宗道源,最具影響的當數隋朝創建的國清寺了。宏大的規模,雄偉的建築,與南京棲霞寺、濟南靈巖寺、荊州五泉寺,合稱“天下四大叢林”。國清寺周圍五峰環抱,除了古木濃蔭,寺外有兩條溪水環流。一條水急,一條水緩,像是一對個性迥異的兄弟。跨過水上的豐干橋,就進到了寺院裡。如果不在周末,寺院裡沒有嘈雜的擴音喇叭,也沒有人頭攢動的進香客,陣陣清涼的山風,讓外來客體會到了佛門清靜;僧人們有的在角落裡漿洗袈裟,有的在殿堂裡誦經,或者靜靜地看書,一派生活場景。依山而建的寺院比想象中要大得多,拾級而上,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偶然的一回頭,便是那株千年隋梅在牆角默默地吐露枝芽。寺院五峰環繞,左右雙澗潺潺萦流。寺院很幽深,到處都是古木參天。禅門重重回廊幽深,讓人平添幾分肅穆和莊嚴。

    在國清寺內,古木虬枝與寺檐的平滑曲線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場關於生命與時間的對話,在此波瀾不驚地展開。越往裡走,你就會感覺到,有這樣的寺,山才是山,有這樣的山,寺才叫寺。在這樣的山寺間獨自慢行,不知覺中便有了潘耒的“山藏水曲,一往幽深”之感。依山傍水的寺廟,往往成為絕佳的園林勝跡,你幾乎能在這裡找到歷代所有的風景詠歎。

    徐霞客曾在游記中提到最喜石梁,曾以“喜不成寐”來表達極喜之情。當時拍攝金庸的《笑傲江湖》,就是在這天台山橫亘與兩山峭壁間的石梁飛瀑前完成的,它是世界上罕見的花崗石梁橋。“觀石梁臥虹,飛瀑噴雪,幾不欲臥,余從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被見多識廣的徐霞客描繪為毛骨俱悚、驚險萬分的地方,正是影片《少林寺》中牧羊女送別李連傑的地方,當年牧羊女站在石梁飛瀑下揮著草帽含淚送別的場景,是無數《少林寺》迷心中最經典的一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