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游峨眉山 綠樹春風花草香

游峨眉山 綠樹春風花草香

日期:2016/12/14 17:51:16      編輯:古建園林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對峨眉山的評價。只要細細品味過峨眉這山,就發現這評價其實不算過譽。峨眉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區面積150平方公裡,分為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我們通常游覽的峨眉景區,就是主峰大峨山。

    山中,春意層層遞進因為面積遼闊、山高樹茂,峨眉山間常年雲霧環繞,細雨霏霏。又因為山高峰多、層巒疊嶂,峨眉山的春天也是依山勢由低向高,層層遞進的。


    峨眉山風景

    我是第一次在春季前往峨眉。從山腳下的報國寺一路驅車向上,途中緩步而行,入眼皆為蒼松翠竹、悠悠碧水。氣溫與平原並無差異,只是山中飄落的蒙蒙細雨,讓人倍感爽意。

    去峨眉必看山中靈猴,是從中山區的清音閣徒步前往,此時山中的溫度較山腳下已經低了不少,在清音閣,可看到山光水色,聞到花草芬芳,聽到流泉清音,觸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視覺美、聽覺美、嗅覺美,使游者獲得峨眉風光總體的審美感受。古今游人多稱譽為“峨眉山第一風景”。

    峨眉山

    傳統峨眉景區的以金頂為最,山下春意盎然,山中蒼翠蔥郁,上到金頂之前,卻見景區步道旁有薄薄的積雪。所以一起游覽的當地大哥說,峨眉“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的比喻絕對名副其實。聽聞這個比喻,已經忍不住穿上厚外套的我,只能頻頻點頭。

    山是景區,也是村莊在峨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春季,是每年最不可多得的美好回憶。前些天,我在一個網站回答過一個網友提問。問題是“國內哪些景區不坑爹。”我也拿峨眉舉例,我說愛峨眉山,因為它是活的,山是景區,也是村莊;景區裡有人,人盤活了景區。

    峨眉山

    峨眉山的朋友說,山上生活著4萬左右的當地人和僧人。有些開農家樂,但很多還是靠山吃山的山民。種茶、種橙、挖筍、采藥、采野菜……他們靠峨眉這方水土的饋贈而活,山中節氣變幻與四季時鮮的聯系,在每個山民心中都有一本小賬。

    除村莊外,峨眉山中還有為當地村民開設的小學,西南交通大學分校區,也在峨眉山腳下。因為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西南交大被很多人譽為中國最美大學之一。因為時間所限,沒深入游覽校區。站在校門口望進去,就發現和大都市都是鋼筋水泥、教學樓林立的風格不同。門口是一片開闊,被綠樹濃蔭的小廣場,往深處走,需要步行拾級而上,一頭扎入密林,頗有些像愛麗斯漫游的意境。所以這裡的學生,絕對不用擔心霧霾困擾。

    峨眉山

    四時峨眉,各有不同峨眉四季皆有趣意。但春天除了吃美食、看猴子、泡溫泉外,賞花賞綠無疑是件不需要特意做,卻偏偏無法繞過的事。但也不需要太過刻意,路邊各色小花皆有,有的低眉善目,有的姹紫嫣紅,寺廟裡玉蘭純白、紫紅,更加喜人。邊走邊看就很好。

    一年四季去峨眉,只要提前做好功課,朝聖、賞花、春季吃鮮味、吃麻辣、泡溫泉、避暑、健走爬山、寺廟小住吃素齋、找春茶、金頂看日落雲海銀河披掛、賞雪滑雪、看猴子……可玩的實在太多,很容易就發現,這座山其實存在無數可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