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最美村莊:永州蘋島
日期:2016/12/14 17:44:21   編輯:古建園林 10月24日下午5時許,“探訪湘江最美村莊--門戶網站走基層”大型聯合采訪團首站抵達永州零陵區蘋島,尋訪“潇湘”之源--湘江自廣西而來,到此與潇水匯合,湘江由此北上,奔流不息,經衡陽、株洲、湘潭、長沙、岳陽,至滔滔洞庭。
煙雨霏霏、薄暮冥冥中,我們乘船登島。“哇,水好清!”“怎麼這麼干淨啊!”前往蘋島的水路上,大家驚呼雀躍。
船行約十來分鐘,蘋島到了。蘋島又名蘋洲。眼前恍若世外桃源般的一洲青翠,又醉倒了眾人。這裡四面環水,古木參天,植被茂盛,格外幽靜,雖然面積只有約半平方公裡,繞島一周才600米,卻是移步換景,舉目怡人--正在修復的蘋洲書院舊址、排列兩行的百年金桂、香樟,不時給人驚喜。蒼茫暮色中,風撫翠竹、雨打芭蕉;蘋洲之北,潇湘會合,奔流不息。
陪同采訪的當地領導介紹,目前,零陵區正在努力打造“經濟強城、文化名城、旅游靓城”,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發展。以島為中心,市區兩級正在引入巨資提升“潇湘夜雨”景觀,江那邊,規劃的“潇湘古鎮”旅游項目也在洽談中,實施為期不遠。
所見所聞,令記者思緒飄飛--生於斯長於斯的“草聖”懷素用芭蕉練筆,可曾取材這裡?曾施“德政”於此的柳宗元今若登臨,又是何等感懷?
返程的船上,駕船的老人唐定勇告訴我們,“潇水現在又和以前一樣清了。”老人家眼望前方的江面,兩手輕松地把著輪船方向盤,笑呵呵地打開話匣子。他以前是零陵航運公司職工,在潇水上已經干了50年。他印象中,潇水一直是那麼清、那麼綠,直到前些年,因為城區的生活污水直排和造紙廠污染,潇水一度如同鏡面蒙塵。大約5年前,造紙廠都被徹底關閉了,城市生活污水也通過污水處理廠淨化後達標排放,潇水又變清了。
“現在水變好了,潇水幾十公斤重的鲢魚、青魚很常見,魚種也有幾十個。”老人家語氣裡充滿自豪。
“我其實早就退休了,旅游公司請我幫忙開船,我就來耍一耍吧!”老人說著、笑著,黝黑的臉龐上,皺紋綻放如花。
船近霞客渡,老唐跟記者唱起了船謠。只可惜鄉音太重,沒有聽清內容,只知道裡面有不少兩岸的地名。記者腦海裡立即浮現柳宗元那首寫潇水漁翁的千古絕唱:“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誠如詩載,山水清綠,如詩如畫。水面,鸬鹚整齊地站在竹排上歇息;水邊,垂釣的人們星星點點;岸上,防洪大堤和沿江風光帶正在修建。
眼前這位駕了一輩子船的老人家,不就是那個怡然山水之間的“漁翁”嗎?
微言小議
@中國日報網張紅梅:永州,湘江的源頭,站在緩緩前行的船上,綿綿的小雨,微微的輕風吹打在臉上,清清的綠綠的江水,一個字,美。
@網易張穎敏:#大美湘江#這裡是永州,湘水源頭,永州萍島外圍便是潇水與湘水匯合的地方,這江水即為潇湘之源。臥江聽浪,漁歌唱晚。河畔觀魚,雨打芭蕉。寵辱皆忘,此樂何及?
@網易張穎敏:#大美湘江#萍島書院舊址正在修復,雖是一地的舊磚青瓦,但紫色的木窗框委婉地向我們描繪著舊時才子們寒窗苦讀的情景。綠色的古木留守並見證著一代代人的變遷。
@華聲在線沈田:由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聯合舉辦的“探訪湘江最美村莊--門戶網站走基層”於24日正式啟動,上午九點由湖南日報總編輯董岳林授旗後從湖南日報出發前往永州第一站。下午去了柳子廟,參觀了湘水和潇水的匯合處蘋島等地,盡管一路有些辛苦,但能和新華網、人民網這些網媒交流是收獲頗多的。
@騰訊劉倩文:#這裡是湖南##探訪湘江最美村莊#湖南永州岚角山鎮潇湘廟村,2010年被確定為省級農村清潔工程建設示范村。田間的有機蔬菜油綠閃光,大個兒蟲眼在如今市場上已遍尋不到了。
@騰訊劉倩文:#這裡是湖南##探訪湘江最美村莊#柳子廟位於零陵區河西柳子街,唐元和九年修建,磚木結構,陳設樸素,三棟進深,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施德政於民,人民為紀念他修建此廟。每年十月初五,人們殺豬宰羊,懸掛宮燈,紀念柳宗元忌辰,祀典長盛不衰。
@騰訊劉倩文:#這裡是湖南##探訪湘江最美村莊#柳子廟門前的“愚溪”,愰若柳公筆下小石潭: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新浪杜莎:細雨飄飛,楚風湘韻,煙波浩渺,湘江無際。不登蘋島,不解楚味。今臨潇湘源,湖湘之韻,盡在其中!
推薦閱讀:
黃龍溪古鎮
中國最完好的客家古鎮
古鎮廿八都的千年穿越
“政企結合”探索文物保護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