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中國傳統村落龍南縣關西村

中國傳統村落龍南縣關西村

日期:2016/12/14 17:52:13      編輯:古建園林

關西新圍全景

關西新圍全景

關西新圍歡歌笑語

關西新圍歡歌笑語

關西新圍內景

關西新圍內景

    中國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較大的歷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選址仍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經歷久遠年代,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2012年9月,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以突出其文明價值及傳承的意義。

    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日前聯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名單,贛縣白鹭鄉白鹭村、安遠縣鎮崗鄉老圍村、龍南縣楊村鎮楊村村燕翼圍、龍南縣關西鎮關西村上榜。為此,本報文化版將陸續推出這4個村的相關系列報道,以飨讀者。

    龍南縣關西鎮關西村,擁有700多年的歷史。這裡青山相擁,碧水環流,悠久的古代建築、厚重的客家文化,令這一山鄉僻野成了靈秀之地。

    去年,古村魅力再顯,成功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喜訊傳來,整個關西村沸騰了,因為這是繼2010年跻身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後,該村添的又一塊“國”字招牌。

    關西村是一座以客家傳統民居為代表的古代建築“博物館”,雖然歷經772年,但至今還保存著較完整的以徐氏為主脈的明清歷史遺存、文脈史跡。

    村內文化遺產類型豐富,有圍屋、書院、古道、古井等,包括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的關西新圍。贛南現有歷史上最早的建於明末清初的西昌圍,最為高大雄瞻的下黃圍,最有科學考究價值的斜塔,極為古老神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等歷史文物。

    作為關西村的標志性古建築,關西新圍是當今贛南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面積最大的客家圍屋。這座始建於1798年、歷時29年完成的圍屋,占地7726平方米,因與老圍西昌圍相對映,稱為新圍。

    整座圍屋的規劃設計、建築技藝和環境選擇,均著力於創造一種“天地合一、陰陽協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其建築集住宅、祠堂、城堡、書院、花園於一體,整體結構像個巨大的“回”字,核心建築在中間的“口”字部位,對稱分置九幢十八廳,下廳、中廳、上廳,層層遞進,步步登高。以正廳為中軸線往左右均衡延伸,兩邊院落,房屋對稱,門窗對稱,典型的“三進六開”客家居民建築風格。

    1988年,關西新圍才開始為世人所知。2001年,關西新圍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關西村被評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4年,關西村張燈結彩,修飾一新,喜迎第19屆世客會鄉親;2006年,關西新圍以獨特的民俗風情被評為全省十大特色美景,以其為代表的客家民俗被列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關西傳統村落景區被評為4A級旅游風景區……

    接踵而至的榮譽,讓關西村和關西新圍享譽海內外。為此,龍南縣加大了對關西村的開發和保護力度,聘請了有關方面的專家進行考察、論證和規劃,把關西客家圍屋定位於建成國內外知名的中國南部客家古民居人文景觀和世界各地客家人尋根問祖的旅游示范基地。該縣在保護關西圍屋的同時,恢復小花洲、後花園等旅游景觀,保護與開發雙管齊下,使關西村以關西圍屋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迅速。

推薦閱讀:

官浦垟 穿越時空的傳統村落

中山古鎮藏身重慶的自然風景

重慶十大最美古鎮

悠久歷史傳承的泰寧大源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