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彰武 千佛山風景
日期:2016/12/14 17:51:50   編輯:古建園林 彰武千佛山簡介
遼寧彰武千佛山,亦稱阿古廟,位於彰武縣大四家子鄉,於彰武、法庫、康平三縣交界處,龜山、鵬山、臥佛山、鈴山之巓,距彰武縣城45公裡,距阜新市區155公裡,距省會沈陽市155公裡,總面積15.9平方公裡,是集宗教祭祀、摩崖石刻藝術與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旅游景區。1988年千佛山被遼寧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然景觀主要以峰巒、峭壁、古楓、怪石等為特色,人文景觀主要以阿古廟、摩崖造像、觀音洞等為特色,地勢屬淺山丘陵區。歷史上,這裡歸屬科爾沁左冀前旗,是清代的皇家牧場。
千佛山摩崖造像
清光緒年間,五台山和尚募化至此地,見此地山雄偉高大,山石林立,遂立下“誓願”在此山摩刻佛像千尊,後因戰亂,未能如願,但千佛山卻因此而得名。
千佛山現存佛像158尊,佛像系采用浮雕,半浮雕手法雕成,以陰刻雙線做頭光、前進光,線條流暢,清晰自然。佛像大小不同,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高者3.2米,矮者32厘米。有些佛像依稀可辨其彩繪痕跡。
千佛山佛像種類繁多,有群像、有單像、有立像、有坐像;有文靜詳合的造像,也有怒目圓睜,青目獠牙的憤怒像;有單面雙臂像,有多面多臂像;有佛像、菩薩像、度母像、輸送漢像,也有金剛力士像、天王像等。佛像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像、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像、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等;菩薩像有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坐騎獅子的大智文殊菩薩,坐騎白象的大行普賢菩薩,普救眾生的大願地藏菩薩等四大菩薩。其中,觀世音菩薩造像最多,有十一面觀音,觀音化身白度母、綠度母等。還有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頭戴斑霞帽跏跌坐於仰蓮上,正在講經說法。還有十八羅漢、四大天王,甚至還有形象逼真的‘關羽松下讀春秋’及關聖帝身騎赤兔馬,手拿青銅偃月刀,翱游在祥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