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陝西鹹陽古渡

陝西鹹陽古渡

日期:2016/12/14 17:38:12      編輯:古建園林

陝西鹹陽古渡

    鹹陽古渡

    五陵塬地處鹹陽以東,東西長約40公裡,南北最寬處13.5公裡,南臨渭河水,北依九宗山,地勢高闊平展,因西漢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個陵園曾在此安置,並設邑建縣而得名。“西風殘照、漢家陵阙!”是文人對五陵塬的贊歎!據考古統計,竟有多達808座帝王陵寢安居於此,可以這樣說五陵塬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號稱“天下第一城”的秦宮遺址。靜靜的躺在五陵塬的南畔坡頭上。盡管地面部分已經不復存在,然而歷史考古給人們展示了,這裡曾經有一座商貿繁華,街衢縱橫的古城確確實實的存在過,輝煌過! 

推薦閱讀:

齊齊哈爾:龍沙公園晉升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神秘別墅”現身廣州南郊(組圖)

四川宜賓市一處清代碼頭被列為文保單位

"仁壽"四神紋鏡(隋)

陝西鹹陽古渡

    而名聞遐迩的鹹陽古渡就依偎在五陵塬的南邊,由於歷史上這裡曾經是人口密集區,和古長安隔河相望,加之流水豐沛,岸線狹長,橋梁數量有限,舟渡就是一種重要的交通方式。事實上考古也發現鹹陽古渡並非一處,也許更多,據史料記載,“鹹陽古渡”應該始於秦代。直到明洪武年間,鹹陽城西遷到渭水驿,古渡也隨之西遷。真正成為“秦中第一大渡”,並一直沿用至解放初。清人朱集義在《渭陽古渡》詩中寫道:“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江上太公何處去,煙波依舊漢時秋。”可以說比較真實的再現了當時的情景。

    然而迄今為止,仍在為周圍的老百姓提供舟渡的唯有這座古城的正南,鹹陽市渭城區窯店鎮東龍村和西龍村附近的兩個渡口,准確的說是兩條船。窯店鎮據說是因為古時此地有許多大型磚窯存在而得名,也有人說西安市城牆的城磚大多來源於此。事實如何交給考古的學者去考究,我寧願相信這個美麗的故事!

推薦閱讀:

齊齊哈爾:龍沙公園晉升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神秘別墅”現身廣州南郊(組圖)

四川宜賓市一處清代碼頭被列為文保單位

"仁壽"四神紋鏡(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