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村重點打造八大景點
日期:2016/12/16 18:04:39   編輯:古代建築重點打造“兩軸三區”,古碼頭沿岸打造商業街
據整治項目的負責人介紹,本次整治將重點打造“兩軸三區八大景觀節點”。“兩軸”,即兩條主要景觀軸,包括傳統水鄉風貌軸和傳統街巷風貌軸。“三區”,即三個景觀風貌區,包括明清祠堂景觀風貌區、古碼頭—清代商業街景觀風貌區、小洲禮堂—華台山景觀風貌區。再從“三區”所包含的18個主要歷史文化建築中,選取8個主要景觀節點,實施立面整飾和景觀綜合整治。
記者昨天在小洲村看到,曾經將無數嶺南佳果運往世界各地的古碼頭仍然健在,不過已經完全看不到過去繁華的影子。據介紹,這裡現在是每年端午節賽龍舟時飲龍船茶、吃龍船飯的地方,未來將打造“古渡歸帆”景點,形成商業一條街。而原碼頭的位置也將適當進行改造,主要結合岸邊的大榕樹對碼頭口重新整修,並在上岸的右側增加一面景觀牆。
230棟村屋進行立面整飾
此次整治中形象改變最大的要數建築外立面的整飾。據介紹,整飾工程范圍南起簡氏宗祠,北至古碼頭,東起娘媽橋,西至司馬府第,整飾建築230棟,整飾面積2.6萬平方米。
“主要采取在建築外立面貼青磚片的方法,部分節點更換傳統嶺南風格的門窗及建築構件,比如滿洲窗、琉璃坡屋頂等等,這樣才能保證‘修舊如舊’。”該項目負責人說,“對於路面整飾,也是全部用回舊石板。”為此,工程人員不惜到處發掘舊石板、舊青磚,甚至去到正在建設中的官洲島尋找這些難得的建築材料。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有個別村民已經在自己裝修房屋,包括對房屋外立面的裝修。對於這部分人,海珠區市政與建設局將及時給予指導意見,要求與整村綜合整治統一規劃。“村民可以自己購買青磚片,自己貼,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償。”項目負責人說。
兩期整治共投資6000萬元
為進一步保護小洲古村落,挖掘小洲村的傳統歷史文脈,近年來,海珠區重點在小洲村及周邊實施了一批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搶救為先,整饬為主,分布實施,線面結合”的原則,分期對小洲村的古村落及“十古”(即古祠堂、古廟宇、古農屋、古街巷、古榕樹、古水道、古石橋、古渡口、古城牆、古民俗)展開保護,通過整治帶動該區域的歷史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
其中,擁有500多年歷史的簡氏宗祠,作為小洲村簡姓始遷祖的合建祖祠,修繕後的簡氏宗祠完整保留了嶺南古建風格,建築規模宏大,整體風格大氣古樸,已成為小洲村民舉辦傳統文化活動,以及居住在小洲村的藝術家舉辦展覽活動的場所。
此外,小洲東路等一批道路的興建大大改善了小洲村的居住和交通環境,同時也為小洲的旅游業發展奠定基礎。近期,南洲路延長線(華南快速干線~小洲東路)也將建成通車,連通海珠區的環島路系統。
到目前為止,花在小洲村環境綜合整治各方面的經費累計已達到4000多萬元。此次環境綜合整治(二期)預計投資約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