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村五朵金花 一村一品
日期:2016/12/14 17:43:48   編輯:古建園林 橫溪“石塘人家”
後石塘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宋。公元1201年(南唐嘉泰年間),建康教授王會源解任後游歷山水,偶遇南鄉雲台山,如臨仙境,於是前來定居,從此家族人丁興旺,開枝散葉,形成了前、後石塘兩個村落,村裡有王氏宗祠、王氏古井、時氏古井、獅背傘等古跡。
規劃將還原雲台山居生活原貌,再現南宋江南村落文化,充分挖掘王家祠堂、施萬戶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按照江南民居風格對民居進行外立面改造,形成環村瀝青主干道、自行車休閒沙石路、鄉間漫步青石板路相結合的道路體系。漫步村間,讓都市緊張生活節奏慢下來,有氧運動、天然氧吧,帶給游客的是不一樣的慢生活體驗。
東山“秦淮農家”:“城市中的村莊”
東山街道機場村處於南京主城和東山副城之間,是“城市中的村莊”,既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又保留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規劃結合百畝樟林打造城市香樟公園,結合保留的部分村莊及工業廠房進行改造更新,與百裡秦淮風光帶相銜接,打造以生態休閒、創意文化和農家樂為主題的創意生態休閒片區。
保留村落將改造為江南民居樣式,以粉牆黛瓦、垂花門、馬頭牆、小花窗、屋脊鸱尾等民居元素,對建築外觀修飾,院落圍牆改用較為鄉土的竹、木籬笆等,院落以小青磚、青石板等材料為主,適當點綴部分草垛、石磨等元素,塑造農家氛圍。
江寧“朱門人家”
江寧街道朱門社區斗凹村兩座大山相對而屹,一座山叫歪頭山,而另一座山端莊、穩正,當地人叫做“直山”。這一“歪”一“直”兩座山,遙遙相望,相映成趣,成為朱門當地一道美麗的風景。
朱門社區擁有3座中型水庫,背倚直山丘陵山地,形成以森林浴為主體的植被生態系統,是一處極好的旅游休閒勝地。規劃布置了森林養生、水上游樂、農家體驗等項目,在依山傍水的環境之中,打造生態、閒適、“樂活”的鄉村休閒度假世界。
湯山“純淨七坊”
據湯山街道上峰高莊(龐氏家承)記載,東漢郄坊一戶端木人家,開有作坊,只做七坊,八坊不全,只因缺一方木方(即棺材坊不做),成為今天農家樂村選址七坊的由來,即油坊、醬坊、糕坊、面坊、豆腐坊、炒米坊、粉絲坊,讓游客穿越時空感受古代農村生活樂趣。
孟墓社區對七坊器具、農俗文化、古農耕器具的收集整理,將農家樂示范村與湯山旅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將當地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景觀、歷史傳說與農家樂示范村項目建設有機融合,主推鄉野風情體驗和歷史遺跡尋蹤游,打造具有現代氣息、農家特色的示范村。
為展現“純淨七坊”特色,社區還組織郄坊村60余戶農戶赴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農家樂基地進行考察,學習經驗,讓農戶真切感受到都市生態休閒示范村建設帶來的變化。
谷裡“世外桃源”:牛首“第一村”
“春牛首,秋棲霞”。陽春三月,牛首山茂林修竹,桃花爭艷;黃昏時分,暮色蒼茫,雲蒸霞蔚,“牛首煙岚”,令人沉醉。谷裡周村“世凹桃源”就在牛首山西側。相傳明清年代,牛首山遍種桃樹,陽春三月滿山桃花爭艷,美不勝言,當時南京人傾城而至觀賞。
規劃將周村社區的盛家、世凹定位為牛首山風景區西門戶,南京第一“春”――“春牛首”之世外桃源;打造成為以牛首山為依托,以鄉村風物為載體,以牛首文化、佛教文化為底蘊,以鄉村特色餐飲、農田觀光體驗為特色的生態旅游特色村。建築使用徽派風格,院落鋪地采用青磚鋪設,院內綠化種植采用桂花、大銀杏、竹景相結合,院外種植紅楓、木槿。
推薦閱讀:
江蘇高郵古城
清華院長炮轟波士頓設計集團毀中國歷史古建
北京大高玄殿修繕年內主體完工
福建漳州蒼園洞口廟重現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