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邵武和平古鎮

邵武和平古鎮

日期:2016/12/14 17:42:18      編輯:古建園林

幽深的鵝卵石古巷

幽深的鵝卵石古巷

夕陽下的古鎮青磚紅瓦,古樸而美麗

夕陽下的古鎮青磚紅瓦,古樸而美麗

厚實的城門拱樓,已歷經數百年風雨

厚實的城門拱樓,已歷經數百年風雨

每座城門上,還建有用於瞭望的谯樓

每座城門上,還建有用於瞭望的谯樓

大夫第磚牆上的磚雕,典雅精致

大夫第磚牆上的磚雕,典雅精致

    鵝卵石鋪就的巷子,潤滑柔和。巷子兩旁的青磚牆,高得似乎要頂在一起。遠處陽光明媚,但牆根處的青苔,卻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的潮氣,與都市那塵土混雜而干燥的空氣渾然不同。

    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要換個世界生活也很簡單,就看你願不願意。因為,這個世界上,就在離福州只有三個多小時車程的南平邵武市和平古鎮,有一個號稱福建最美麗的卻鮮為人知的鄉村。

    行走古鎮,腳下是一粒粒滄桑古樸的鵝卵石。雨水灑下,石上印出匆匆而過的人影。古鎮面積僅0.43平方公裡,卻保存著近200棟明清時期的民宅。一條長達600米的青石板街貫穿古鎮南北,兩旁的古民居鱗次栉比,有的以木制為主,有的用青磚搭築,數十條鵝卵石鋪砌的古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地分布其間,呈現出原汁原味的“高牆窄巷”的風格。

    古鎮上有條窄巷,巷寬六十余厘米,只能容許一個人全身而過,人稱窄巷,也叫姻緣巷或和氣巷。由於此巷甚窄,相遇時男子必須做出謙讓的姿態,收腹挺胸,緊貼牆面,讓女子先行,給女子留下美好的印象,由此成就了不少浪漫的姻緣。

    作為城堡式的古鎮,和平古鎮在東南西北四方都建有城牆,每座城門上還建有用於瞭望的谯樓,現在還保存有東、北、西三座城門和東谯樓、北谯樓,城堡內的古鎮區形成一個城堡式的大村鎮。據當地人介紹,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建城堡時,東西南北四個主城門上建有谯樓,城堡由民間自發集資建造,牆體就地取材以河卵石砌築。記者看到,現存的谯樓氣勢非凡,而古鎮的牆體則極富個性和特色。

    從古鎮東區的東門街往前走,來到三檐歇山頂式木質結構的東門谯樓,該城牆牆體用鵝卵石築成,風格獨特。而東門街兩旁的小巷縱橫交錯,每一塊磚、每一條石板,都镌刻著歷史的記憶。

    當地人介紹,從開科取士以來,和平鎮共出了137名進士,有“進士之鄉”之譽,這與和平書院密切相關。和平書院始創於後唐,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楊時都曾到書院講學,據說書院東面門上現存的“和平書院”四字,就是朱熹題寫的。

    古鎮上隨處可見宗族祠堂和家廟。現在保存下來的有岐山公祠、趙氏宗祠、廖氏宗祠、丁氏家廟等,這些建築雖歷經風雨洗禮,但依然保存完好。除了各種完整的古建築,當地民間音樂、戲劇舞蹈遺存相當豐富,僅舞蹈就達70余種,主要有花鼓燈、七巧燈、踩高跷、刀花舞等。

    由於存有全國少見的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區,近年,和平古鎮先後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福建省最優美鄉村”。從去年起,邵武三年內將投資3億元進行修復。

推薦閱讀:

湘西黔陽古城

湖南新寧五大古建築群落

贛南客家祠堂淌古韻

梅城老街:古城風情氣息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