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湘西黔陽古城

湘西黔陽古城

日期:2016/12/14 17:42:19      編輯:古建園林

一位老人從古老的小巷走過,這座古城靜得讓人幾乎思緒停頓

一位老人從古老的小巷走過,這座古城靜得讓人幾乎思緒停頓

黔陽古城

黔陽古城

龍標勝跡門建於清代晚期,是黔陽古城的標志,舊時行船看到此門,便知到了黔陽縣城

龍標勝跡門建於清代晚期,是黔陽古城的標志,舊時行船看到此門,便知到了黔陽縣城

黔陽古城

黔陽古城

    黔陽古城住著侗族、瑤族、土家族等12個少數民族的居民,每當重大節日或結婚生子等喜事,能歌善舞的姑娘們都要穿上本民族的服裝,開開心心樂上一番。

    “除了鳳凰,湘西還有許多不被外人所知的古城,黔陽古城便是其中之一,她濃縮了2200多年的光和影……”家住黔陽古城的吳海燕在自己的QQ空間日志裡這樣寫道。

    黔陽古城,位於今洪江市,古名龍標,黔陽縣。三面環水的黔陽古城,素有“湘西第一古鎮”美譽,比雲南麗江大研古鎮早1400年,比鳳凰古城早近千年。唐代“詩家天子”王昌齡在這裡留下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絕唱。

    日前,懷化“三古”(古城、古鎮、古村)旅游文化節在黔陽古城設了一個分會場,如是,記者有幸走進了這座保存完好的古城。當夜,記者住宿黔陽古城,一夜無話。

    記者住在南正街21號,房主老張。房子不是典型的深宅大院,卻也小巧玲珑。屋前是一個櫃台,板壁可下可上,方便做生意。進大門是一個小堂屋,左為廂房,右有廚房均有樓梯可上二樓,樓上有一個曬樓,透出屋檐上的星空。

推薦閱讀:

湖南新寧五大古建築群落

贛南客家祠堂淌古韻

梅城老街:古城風情氣息濃

中國“豆腐之鄉”——石牌鎮

“忠義堂”牌匾、“镖”字紅燈籠,都在述說著古老的故事

“忠義堂”牌匾、“镖”字紅燈籠,都在述說著古老的故事

過年時吃風吹紅薯,是古城鄉民幾千年傳下來的習俗

過年時吃風吹紅薯,是古城鄉民幾千年傳下來的習俗

屋檐下的紅辣椒、蜘蛛網……古城黔陽濃縮著2000多年的光和影

屋檐下的紅辣椒、蜘蛛網……古城黔陽濃縮著2000多年的光和影

“威力”鐵鎖鎖得住滄桑的木門,但鎖不住歷史的厚重

“威力”鐵鎖鎖得住滄桑的木門,但鎖不住歷史的厚重

    老張家斜對面居住的李生治老人,雖然今年84歲了,但耳聰目明,記憶力極好。隨著他的述說,記者發現只要你隨便一抬頭、一舉目、一觸摸,就會“穿越”到幾千年前的南正街,看到多少馳騁商場的各路英豪,無不在此演繹了或叱咤風雲、或財運當頂、或一落千丈的一幕幕人生悲喜劇。

    南正街建於何時?沒有一個確切的年份。南正街清朝時叫“府前街”、“狀元街”,民國時叫“中山街”,解放後叫“紅旗街”,上世紀八十年代恢復“南正街”……小小一條街,濃縮了幾千年的光和影。

    其實,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黔陽古城已有一定疆必治之規模。因地處“滇黔門戶”、“黔楚咽喉”,黔陽古城歷為兵家必爭之地,官府必撫之地,苗疆必治之地。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黔陽知縣王光電籌集資金修繕了東、西、正南、新南、北五大門樓,黔陽古城雄踞湘西,堪稱百城之首。

    當年,沈從文游歷沅水上游的幾個縣,在此留下了“在外讀書做事的人甚多”的寥寥幾句感懷。記者尋思,沈從文先生經過黔城,是走馬觀花、心不在焉的,倘若他棄船登岸,從南門碼頭進入繁華的南正街小住一陣,說不定會寫出驚世篇章,讓這座濃縮了兩千多年光影的小城與鳳凰古城齊名了。

推薦閱讀:

湖南新寧五大古建築群落

贛南客家祠堂淌古韻

梅城老街:古城風情氣息濃

中國“豆腐之鄉”——石牌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