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春秋戰國論壇

春秋戰國論壇

日期:2016/12/14 13:29:41      編輯:古建園林


    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鹹陽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鐘粹宮,隆慶五年(1571年)改鐘粹宮前殿曰興龍殿,後殿曰聖哲殿,為皇太子居處,後復稱鐘粹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後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多次修葺。清晚期於宮門內添加垂花門、游廊等。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鐘粹門,前院正殿即鐘粹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前出廊,檐脊安放走獸5個,檐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跴斗拱,彩繪蘇式彩畫。明間開門,次、梢間為檻窗,冰裂紋、步步錦門窗。室內原為徹上明造,後加天花頂棚,方磚墁地,明間內懸乾隆御題“淑慎溫和”匾。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前出廊,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檐下飾蘇式彩畫。

    後院正殿5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檐下飾蘇式彩畫,兩側有耳房。東西有配殿各3間,均為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院內西南角有井亭1座。

    鐘粹宮明代為妃嫔所居,曾一度為皇太子宮。清代為後妃居所。清鹹豐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時,道光皇貴妃,即恭親王奕訢之母亦居此宮,代為撫育奕詝。鹹豐帝孝貞顯皇後(慈安太後)自入宮即在鐘粹宮居住,直至光緒七年(1881年)去世。光緒大婚後,隆裕皇後也曾在此居住。

    現在常年在此進行故宮藏工藝類文物的展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