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古鎮位於淮安市楚州區城北1000米處,是蘇北明清建築風格保存最為完整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明清時河下是全國的鹽業中心,鎮上的民居多為磚木結構,其中清代的建築及青石板路面占了整個古鎮的大部分。這裡的湖嘴街、花巷等九街兩巷的青石板路面是清代鹽商程木殿利用運鹽商船空載回程時的便利運回石板鋪設而成。古鎮中著名的是打銅巷內的吳承恩故居,代表了明清時期蘇北園林建築風格;而附近的蕭湖中遍長菰蒲、鴉鹭相逐、晚風酒韻,一年四季風景如畫。
古鎮附近還有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認知一代偉人也得從這裡開始,河下因運河而盛衰。當您漫步在奔流不息的運河邊時,望著身邊的古鎮,您會發現,解讀千年運河文化、運河文明是從河下古鎮開始的。
河下古街巷
河下愛明清時為淮鹽的集散地,許多外地鹽商聚居於此。古街全長約5000米,鋪街條石每塊長一米,寬0.5米,厚0.1米。石板街兩側均為明清時期的青磚小瓦建築,古色古香,別具風味。代表性的街巷有湖嘴大街、花巷、估衣街、茶巷等。
蕭湖
位於河下古鎮東南,又名珠湖,歷史上屬淮安府“三湖勝景”之一,建有亭台樓閣多處,有帆影樓,曲江樓等。
韓侯釣台
位於河下古鎮運河東側,始建於明代萬歷年間,台基呈長方形。韓信少時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常於此垂釣,賣魚糊口。後人就於此築台,以作紀念。釣台南側還有乾隆御詩,其中有“叢祠不斷故鄉火,凍浦猶存沉釣風”等句。
吳承恩故居
吳承恩故居在河下鎮打銅巷尾端。故居有古樸雅致的十余間青磚瓦捨構成,一垛灰白相間、不堪高大的花牆將這些房捨圈圍起來,形成優雅靜谧的院落,院內以“射陽
簃書齋”聞名。東北側有花園,園內植有月季、紅楓、君子蘭等名貴花卉,還添設了《西游記》中特征性的模擬場景供游人玩覽,可以更好地了解原著。
周恩來紀念館
坐落在淮安市楚州區城北桃花垠風景區,是紀念偉人周恩來的地方。紀念館主體共分三層,第一層為展覽廳,廳內成列著周總理的實物、歷史檔案資料和照片,反映周總理一生的光輝業績。第二層為瞻仰廳,廳內置放著一尊高4.7米的周總理白玉坐像。第三層為觀景台,可觀楚州全景。
周恩來故居
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楚州區驸馬巷,分東西兩個宅院。東院有總理的誕生地和書房,還有總理少年辛勤勞作的遺跡,一口水井和一塊菜地。西院是“周恩來同志紀念展拉陳列室”。
淮安府衙
淮安府衙是全國保存下來的兩座府衙之一,其大堂體量為全國之最。府衙建於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內有房屋五十多棟、六百多間,分東、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東路為迎賓游宴之所,西路為軍捕廳,大門外有石獅、照壁、牌坊等。大門對面有七丈長的照壁一座,兩側各有牌坊。
河下旅游TIPS:
河通鹽盛,商聚河下興,河下因運河而生,所以來河下游覽一定要去看大運河。河下古鎮邊的運河,進出時裡運河,遠處是京杭大運河。初春時分運河之水清且漣漪,春風吹過,是無限的菜花芳香;秋意深濃時,蘆花如海,水波蕩漾,給人心曠神怡之感。觀河下是品觀這裡的市井生活,從那些紅漆斑駁卻做工考究的門窗中,從那些明清老屋牆壁上的青苔中,從老街巷裡和古舊的屋檐下,可回味古往今來的流芳余韻。
賞過美景,再品美食可謂錦上添花。這裡是淮揚菜的故鄉,古鎮南邊西長街上的聚仙樓美食中心制作的淮揚菜肴獨具特色,風味一流。在河下古鎮東的北門大街上有文樓,蟹黃湯包是其一大特色。美食和美景兼得,才是游河下的古鎮的情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