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黎川古城

黎川古城

日期:2016/12/15 0:06:35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黎川是一座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是古時江西通往福建的重要關口之一。黎川位於武夷山西麓中段,江西與福建交界的群山峻嶺之中。
黎川歷史上學風曾盛,舉人進士數百,出過參知政事,出過狀元郎。武夷山在此锺靈。"二峰迎旭日,山留霞客,武夷以此锺福慧; 三水沐新城,地澤侍郎,古邑由來聚棟材。"全縣以山地為主。東部為武夷山脈,高峰如楊家嶺海拔1513米,會仙峰海拔1355米、大山嵊海拔1212米,太平嵊海拔1071米。通過葉竹隘(207省道),沙塘隘(京福高速公路)與福建省相通。

在老城牆外,沿著黎灘河,至今還保留著一條古街,老人們還習慣地叫它“十裡街”。如今雖不足十裡,但保存下來的街衢仍有三裡之長。沿街兩側有34條巷道縱橫交錯,許多明清時期的大宅院散落其間,街道商鋪更是清一色的騎樓貫通,行走其間不免使人發懷古之幽思。




  從街口望去,兩邊豎立著長長的街樓,木質結構的廊道一眼望不到盡頭。房屋的上層供居住使用,底層是店鋪。商鋪沿襲著古老的傳統,基本都是前店後坊或下門面、上住房的格局。據說有些騎樓還是1943年擴建改造古街時所修建的,當時在縣長朱維漢(國民黨政府)的主持下,將街道兩邊的平房店鋪一律拆除,拓寬街面為7.6米左右,卵石或碎石鋪路,店鋪統一為二層騎樓式磚木結構建築。這條街不像許多描寫古街的文章所形容的那樣,是什麼清明上河圖的活版本等,它也不可能讓你回到誰都沒親歷過的宋朝或是清代,可老街卻實實在在地讓你回到了上世紀的中葉,是典型的“民清古街”。

  沒經過那個時代的人可能不知道“老虎灶”,其實就是便民的茶水房。老街居民基本上是不燒茶水、不煮米飯的。從清晨開始,每隔不遠的巷道內便是霧氣騰騰、輕煙袅袅。只要你走在街上,除了看到鄉下農民挑著菜蔬匆匆趕往早市以外,最多的就是百姓們或拎著水瓶,或捧著飯盒,不緊不慢地穿梭在街衢巷道內,這情景可持續到太陽西下。閒來無事,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或蹲在店門旁掏出煙袋和水槍,過上幾口煙瘾。這裡的生活顯然是慢節拍的,和古街古巷的環境極為融洽,百姓們過慣了不覺得怎樣,而我們這些整日在高樓大廈裡腳步匆匆的人,卻感覺到這是一種平靜、一種閒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