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榮堂古村:沉睡的秘密花園

榮堂古村:沉睡的秘密花園

日期:2016/12/14 23:56:4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這是一個由火山石砌成的村落,在我們穿過一道狹窄的風雨門之後,榮塘村老村的村道就顯現在我們眼前,蜿蜒曲折,走過一道巷子,拐彎抹角處又是一條胡同,形同八卦陣一般讓人摸不著頭腦。村道兩旁火山石砌成的圍牆有一人多高,腳下鋪的也是火山石。一片灰黑裡,唯有階前的青苔有些許的亮色,而圍牆的另一邊的院落和樹木,卻仿佛相隔甚遠,遠到不可觸及一般。




榮堂村所在的石山一帶,是全新世(距今約一萬年前)火山噴發活動的遺跡,而榮堂村的建村史少說也有近八百年。數百年來,當地人就用火山石砌成了石頭村,牆壁、道路、院牆、墓地等統統取材於火山石。十多年前,榮堂村的老村還生活著60多戶人家,現在就只剩下寥寥幾戶人家還堅守在這裡,其余的住家都搬到了靠近公路邊的地方,蓋起了小樓房居住,大多數老房子已經廢棄,房頂坍塌,只剩下黑灰色的斷壁殘垣和腐朽的房梁、椽子。據說,老村裡的每一棟房子都是從祖輩那裡繼承下來的,也許,石頭砌成的房子到底不如磚木結構的大宅那麼精貴有價值,廢棄了也就廢棄了,也不見有人覺得可惜。如今,走在靜的讓人心生不安的古村道上,甚至連夏蟲的鳴叫聲都聽不見,恍惚間有回到遠古洪荒時代的錯覺,那一場場火山爆發的殘酷之後,又經歷了怎樣的一片死寂,才造就了眼前這樣的村莊?
單從外表上看,那些老房子的石頭牆很平整,每塊石頭的形狀雖不規則,但石頭與石頭之間卻沒有泥灰黏合,從裡邊看,一些老房子的石頭牆是平整的,而其他一些卻坑窪不平,想必平整的那些是後人為了舒適美觀而改建的,將火山石打磨得如同黑灰色磚塊一般。其實坑窪不平的那些才是真正的祖輩們的作品,古拙、樸素、實用,就算門檻、窗棂上雕著花紋,也絲毫與奢華、享受無關,在火山的遺跡之上,一切都只為了生存。榮堂村裡至今不少人家屋前仍擺放著碩大的水缸用來蓄水,由於這裡的淺層地表很難打井,以前村民們要到很遠的地方挑水吃,雖然現在已經通了自來水,但那自古傳承下來的生存本能卻依然驅使著人們蓄水。





從榮堂村出來,坐車到三公裡之外的馬鞍嶺火山口地質公園,思緒不由得回到一萬年前火山洶湧噴薄的場景中,地球在距今一萬三千年前是什麼樣子呢?那片被海水包圍的大陸在第三世紀時,有了那些生命的跡象呢?而在脫離大陸縮小為島嶼後,這裡又經歷了哪些地質突變呢?當一顆不可抑制的炸彈由地心生出引爆了島嶼的血管時,滾燙而污穢的黑色液體瞬間便吞噬了這島嶼身上的紅、白雪球。接著地面上孱弱的食草者跑不動了,而後強壯霸道的掠食者倒下了,繼而天空中最骁勇的戰神也遭到了挑戰。大地被一片舔著火舌的猩紅色包裹了不知多久,便又陷入了濃稠煙霧中一個更無邊黑暗的幽冥世界。而那時由陸地漂洋過海而來的原始祖先,在一次火山猛烈的噴發後,在這個傷痕累累看不到天空的幽暗世界,又是怎麼度過這場浩劫的呢?




在接近馬鞍嶺火山口公園的路上,車窗外斜掛著可愛的陽光,軟玉般翠綠的芭蕉葉,溫柔而濃烈的褐石色土壤,開的熱烈的三角梅,如藍寶石般明亮晶瑩的天際,相繼掠過了眼眸深處。我奇怪自己在面對這般明艷的世界時,竟然讓思緒飄回了萬年前火山洶湧噴薄後的地獄景象中。
然而眼前這真實沉睡著的火山,卻有著如普通公園同樣整齊的規劃,明顯的標志,科普的簡介,人造的湖石,休憩的飯莊,特色的商鋪等。沿著火山熔巖流淌的痕跡,拾階而上,伴著蒼松翠柏與鳥語花香,十幾分鐘便可輕松登上海拔僅有222.8米的火山口。這絲毫沒有山之挺拔雄渾氣概的火山,竟也能飽受強烈的來自地下深淵處的毀滅性打擊而安然無恙。
站在山頂可望見一峰峰的火山群,連綿延伸有如天地的帷幕,而遙望海口那些有如孑遺植物般聳立的高低錯落的房子,又覺得此山像只初醒的獅子,只趁著張口打哈欠的工夫,便被炙熱的熔巖所永遠凝固了。順著深黑色火山巖鋪砌的石階,走進幽深的凹陷處,想要去它的內裡尋找未掩埋的細胞時,便只有那些喜愛陰暗潮濕的蟲蟻可以回答我的疑問了。




交通:坐公交車到秀英小街路口的海波市場站,去石山鎮的中巴車從這裡發車,約每三十分鐘一班車,坐到石山鎮,路程約15公裡。到了石山鎮,再向前步行大約500米,過了石山小學向右轉就進入了榮堂村。這趟車經過火山口地質公園,可以在回程時順道參觀,也可先參觀地質公園,後乘車去榮堂村。

貼士:火山口公園不大,大約一小時便可游覽完畢。火山口公園裡有不少黑色蜂窩狀的火山巖,拿在手裡輕輕的,還可漂浮在水上,游覽途中不妨撿拾幾塊當做紀念。吃飯可選擇火山口公園門口的荔鄉酒家,品嘗當地有名的石山壅羊,坐在用火山石打制的石椅上面,伴著荔枝樹飄來的芬芳,吃著肉質細嫩鮮美的羊肉,再配以海南特產的黃燈籠椒做調料,在悶熱的季節裡吃到大汗淋漓,豈不暢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