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雄崖所村

雄崖所村

日期:2016/12/15 0:03:12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雄崖所村位於即墨市東北44公裡處,東臨黃海北臨“丁字灣”,隔海與萊陽海陽相望。因其東北之白馬島上有―赭色雄偉斷崖而得名“雄崖。隋以後屬即墨縣,明初置所城,今屬豐城鎮雄崖所古城設於明朝洪武三十五年(1402),是明、清兩代的海防軍事城堡。雄崖所建成後,成為山東屈指可數的海防要地,清雍正十二年(1735)該所被裁撤,城池因此被廢棄,大部分被毀棄。城內外有城皇廟關帝廟、菩薩廟、玉皇廟、九神廟、天齊廟、先農壇等建築。它是我國東部沿海唯一可以窺見的古建築所城。

現存雄崖所古城遺址,為一正方形城堡,城牆由土夯實,外包以青磚;東西、南北十字大街,猶具當年所城的規模,那.排排鋪街的大磨盤,顯示著它昔日糧油加工的規模;南門歷經多次修葺,門洞和城樓上建築物尚為完好,城門外題“奉恩”,有執行恩德的意思,城門內題“迎薰”,為迎接吉祥的意思,沿門內右側拾階而上,可可登門樓,門樓正房3間,兩側配以耳房房,短檐收廈,不飾雕琢,顯示的是―種威武雄壯、堅不可摧的軍陣風格;西門門樓雖圮,門廓猶存,門7洞上方匾額的“鎮威”二字仍可辨認。

站在雄崖所的南門上遠望,能看到遠處山頭上的一座玉皇廟,與南門城樓上的廟宇遙相呼應,廟中的石砌無梁殿十分獨特。該廟建造於明代洪武年間,像一座哨所,高聳在雄崖所村西南的玉皇山巅。此廟主要由山門和神殿組成,結構緊湊,小巧玲珑。神殿為歇山房頂,雕磚立脊,覆以陶瓦,環周磚椽承托疊澀密檐,仿木斗拱挑出殿角。殿堂有門無窗,券頂直邊,分內外兩間。內間設神龛、塑玉皇神像,外間塑諸神像,內牆繪制壁畫。山門為券頂門洞,門額題寫“玉皇廟”。於此處俯瞰,丁字灣近在咫尺,雄崖所城盤亘腳下,遠山近海,黛巒碧波,盡收眼底關於該廟坐西面東的朝向有這樣一個傳說:“天高皇帝遠、海低龍王近”,雖為玉皇修廟,但也不敢得罪龍王,所以建造者就把廟門東朝大海了。

雄崖所南門內左側,保留有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雖為平房,但建築高大。據史料記載,Iw年德國人即在即墨設點傳教,村民們曾經見過神甫騎著摩托車穿街過巷。如今這座中西方風格兼容的天主教堂是雄崖所一處倉庫所在。雄崖所村西還有一口老井,外圍用長約迷的石條拼砌,著進口上形成“互”字狀,十分別致上刻的皆是當初捐資造井者的姓名。井壁題刻十分罕見,像是“功德碑”的—種變異,這也是雄崖所一處鮮為人知的人文景觀。

旅游提示:

每年三月初九是雄崖所村舉辦廟會的日子,其南門外平地上便扎了戲台,熱鬧非凡。這一天,到雄崖所城樓上的廟宇1香的香客也是一年中最多的。

交通TIPS:
只乘青島至即墨的長途汽車到即墨汽車站,然後乘班車至豐城,再包車前往,約10分鐘車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