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錦裡
中國的西部有一座城,它的名字叫成都,作為長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成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先民筚路藍縷、辛勤耕耘的足跡。作為蜀漢故都,悠悠歲月之中,流淌著的是講也講不完的美麗、浪漫和傳奇。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間,是四川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一座已有2400多年歷史的古城。公元4世紀前,蜀王開明氏的後世從郫縣遷都至今成都,並在此建築了城池,據載“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200多年來,成都雖屢有建制的變更和城址的興廢,但“成都”的名稱卻沿用至今。公元前311年,蜀守張若仿鹹陽建制興築成都城,次年完工。 由於成都地濕土軟,築城不易,只能依地勢之便修築城牆,故城不方正,略呈龜形,遂有“龜城”之稱。城分大城、少城兩部分,曲縮如龜。漢武帝時,因蜀地殷實,人口增多,改築城池,並增外郭,修馳道。公元22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263年魏滅蜀,成都結束了其將年蜀國都城的歷史。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以成都做首都。漢代的成都織錦業發達,政府設置專門機構“錦官”管理,故成都素有“錦城”的美稱。五代時期,後蜀主孟昶於土城牆上遍植芙蓉,秋日花開似錦,故成都又有蓉城”的美稱。
作為四十余年蜀國國都,境內保存有眾多的蜀國古跡。武侯祠位於成都市南郊,西晉末年十六國成(漢)李雄為紀念三國蜀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而建,面積37萬平方米。該祠與蜀先主劉備昭烈廟相鄰。明初二者合一,形成君臣合廟的獨特格局,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人們統稱武侯祠。
全祠坐北朝南,前為昭烈廟,後為武侯祠,現存殿宇系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祠內有著名唐碑,刻建於公元809年,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寫碑文,書法家柳公權書寫,魯建刻字因文章、書法、刻技皆精,後世稱為“三絕碑”。祠宇坐北朝南,布局嚴謹,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殿連廊通,雄渾和諧。諸葛亮殿緊連劉備殿殿宇宏軒開朗。正殿內供考諸葛亮祖孫三代貼金泥塑坐像。
蜀中自古多名士,歷代人才輩出,群星璀璨。西漢時期的成都“文章冠天下”,文學家司馬相如和揚雄不僅是我國漢賦創作的代表,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幾位有專集傳世的作家;晉代成都史學家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書《華陽國志》;後蜀的成都詞人趙崇社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後蜀主孟昶親筆寫了中國第―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長期以來,成都地區經濟文化繁榮,社會相對穩定,成都成了文人的向往之地地。我國文學史上很多著名詩人都曾經來到成都,把成都作為自己的創作基地乃至第二故鄉,如王勃、盧照鄰、李白、杜甫高適岑參、李商隱、韋莊、陸游、范成大等。近現代文學家郭沫若、巴金、李勃人、艾蕪,音樂家王光祈,生物學家周太玄,辛亥革命先烈彭家珍等,或出生或求學、或執教於成都。他們的遺跡成為今天的旅游勝地。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為著名唐代大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流落到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在此居住近4年,期間詩歌創作豐富,留存下來的就有247首,那首脍炙人口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此創作而成的。現存建築為北宋元豐年間重建,規模宏偉,占地20萬平方米,主要有大廨、濤史堂、柴門、工部祠等建築。祠前林木蔥翠、碧水紅花,祠後點綴亭、台、池、榭,別有一番風光。
位於錦江南岸的望江樓公園是為了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建,相傳她在此為汲取井水。園內主要建築有崇麗閣、濯錦樓、浣亭竹林等。公園內竹子遍布,包括多處珍處珍稀名竹,故有“錦城竹園”的美稱。明清兩代建成的崇麗閣宏偉壯麗,閣高39米,共4層,朱柱碧瓦,寶頂鎏金,因為錦江之畔,故又稱“望江樓”,為成都的標志性建築。登樓可盡覽錦江景色。
青羊宮位於成都城西,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道教宮觀。青羊宮始建於唐代,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主要有靈祖殿、乾坤殿、八卦亭、斗姥殿、唐王殿、老子將生台和說法台。其中三清殿前有一對清代銅羊,造型奇特,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文物。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座古城還孕育更多燦爛的文化,遺留下了更多的人文古跡。像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永陵佛教文物荟萃之地—文殊院以及21世紀考古重大發現—金沙遺址等等。
“天府風光”、“熊貓故鄉”與“蜀漢文化”一起組成了成都三大旅游特色。西出嶺雪山、青城山、九峰山、九龍溝、天台山、朝陽湖、龍泉湖、桂湖、黃龍溪和農家田園風光共同構成了绮麗多姿的“天府風光”成都市大熊貓繁育基地居住著世界上約幻%的大熊貓,因此賦予了成都“熊貓故鄉”的美譽。在這裡游人不僅可以觀賞到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還可以了解到有關大熊貓的最新科研成果。
早有“蜀戲冠天下”之譽的成都是我國戲居之鄉,形成於清代的川劇是我國重要的地方戲居之尤其是“變臉”吐火”等絕技獨樹一幟,令人歎為觀止。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最初的臉譜是紙殼面具,後發展為草紙繪制的臉譜,現在使用的大都是綢緞面料,變臉臉譜會選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俠士、鬼怪之類的造型。
川菜源遠流長,譽滿中外,是我國四大名菜系(川、粵、魯、蘇)之一。素以選料認真切配精細、烹制講究、味道多樣著稱。而尤以味多、味廣、味道變化無窮突出,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贊譽。另外,成都小吃價廉物美,各種名小吃和大眾小吃,數以百計。其中尤以擔擔面、龍抄手、鐘水餃、賴湯圓、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脍炙人口。
旅游TIPS:
雙流機場028―85205333;
成都火車站83433232;
旅游客運汽車站85433069;
金沙汽車站87435329;
城北客運中心83175992;
茶店子汽車站87506610;
杜甫草堂60元;
青羊宮5元;
武侯祠60元;
金沙遺址博物館80元;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