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隋唐洛陽城中軸大街全長4000米

隋唐洛陽城中軸大街全長4000米

日期:2016/12/14 12:07:12      編輯:古代建築

 

   27日下午,冬日暖陽高照,略有寒風,但擋不住這群熱愛考古、熱愛歷史文化的志願者的熱情。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北側,數十個正在挖掘中的探方整整齊齊地排列在黃土地上,一群工作人員正在其中忙碌著,這讓志願者們立刻有了興趣。

    “我們腳下的土地,在千余年前,是隋唐洛陽城的城市軸線干道,天街。”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人說,經考古發掘與史料記載,整條道路從城南定鼎門向北,直通洛河上的天津橋。

    天街東、西兩側分布著明教坊、寧人坊等裡坊區,隨後,工作人員又帶領志願者參觀了寧人坊的南門和東門,並對裡坊知識和考古發掘知識進行了講解。

    “千年前都是氣勢恢宏的建築,如今只留下一片黃土,看著就讓人覺得世事滄桑,變化無常啊。”一名志願者感歎道。

    隨後,考古專家組織志願者們拿起手鏟,親手體驗挖掘的“樂趣”,大家紛紛走下遺址探方,小試身手。“沒想到挖起來這麼費勁,冬天的土被凍得很硬。”志願者們一邊體驗,一邊交流著感受。 
    考古專家介紹,手鏟是重要的田野考古工具之一,由考古人員或技術工人手持使用,主要用於精細刮,鏟,劃定土層界限等工作。根據考古需要,探方分為5米乘5米,10米乘10米等不同的規格,寧人坊南門、天街等使用的是5米乘5米規格,用來分析地層,了解信息。

    感觸“能了解洛陽歷史,這比到景區游覽更有意義”

    此次公眾考古活動中,共30余名志願者參與,他們中年紀最大的報名者73歲,是一名退休工程師;年紀最小的報名者僅有12歲,是一名正在讀書的學生。

    考古在公眾的印象裡,一直是比較神秘和晦澀。為了讓更多的市民了解考古,從2012年起,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公眾開展了“走近考古,觸摸文明”大型公眾考古系列體驗活動,第一站參觀了正在發掘中的古代壁畫墓,讓志願者們體驗了洛陽鏟的使用方式;隨後,又組織了各項活動,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隊伍,他們自發組織了洛陽考古志願者隊,推選了“幫主”,還制作了隊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