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歌樂山百年古道荒棄護欄殘破

歌樂山百年古道荒棄護欄殘破

日期:2016/12/14 12:03:20      編輯:古代建築

百年古道荒棄 護欄殘破

    沙坪壩歌樂山有條“古道三百梯”,春天,百年古道荒棄 護欄殘破細碎碎的陽光落下來,和家人一起來散散步,是件很惬意的事。

    昨天早上,46歲的李先生上山鍛煉,路經三百梯,發現古道扶手欄桿已壞掉多處,“無人管理,存在安全隱患”。

    “走的人少了,就沒人管了麼?”

    李先生家住小龍坎,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他時,他正在上班。

    “公交車不在古道口處停。只能從川外大門那裡,步行上山。如果走大路,遠是遠點,但很好找,路邊一塊石頭,上面寫著"古道三百梯"幾個大字。”李先生說,昨天早晨他起得很早,沿著歌樂山林間老路上山,下山時,從古黃葛樹處下古道,發現古道的護欄又壞了一些。

    “現在有了公路,古道走的人少了,就荒廢沒人管麼?”他說,要說沒人管,這護欄卻是仿枯木的水泥欄桿,但現在有些地方水泥沒了,只剩裡面的鋼筋,有的地方欄桿直接倒了,不曉得掉哪去了。

    最大的缺口長六七米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古道三百梯”。路口立著一塊高約兩米的石頭,上面刻著的“古道三百梯”幾個紅字已有些模糊。

    沿著步道上山,幾乎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邊的護欄缺失或爛掉。全部走完,大概500米長,曲折蜿蜒。記者數了下,一共14處壞掉。這14處,有是直接不見了護欄,有的是護欄斷了幾根、剩半截或者水泥沒了只裸露處銹蝕的鋼筋。缺失最長的一個地方,記者目測約六七米長。

    而步道半中腰處的休閒石桌欄桿也沒了,各種垃圾堆在石桌旁邊。爬到步道頂部的古黃葛樹處,一段坍塌的護欄下,是十余米高的深澗。記者把采訪本放護欄上准備記筆記,差點就把護欄弄斷了。

    這條古道大有來頭。

    記者查詢發現,“古道三百梯”位於原來連接川東川西的一條要道上,僅次於成渝官道東大路,歷史上被叫做“小川東路”的路途中。過去成渝間的商旅行人往返於小川東路比走東大路官道近。

    在昔日交通閉塞的年代,奔波在小川東路的商旅行人和山上的百姓,到了高店子下了“三百梯”,就會高興地說:“快了,快到重慶城了。”

    據記載,這條古道,至今好幾百年了。此前,從磁器口到三百梯的石板路,總長就有五裡,而現在三百梯保存完好的石板路只有500米。

    記者在半山腰遇到川外的楊同學,她和一位外國朋友剛好從步道下來。

    楊同學說,正好下午沒課,約著一起去看看歷史遺跡。“朋友還問我這種歷史步道,為何沒人管了?”

    沒想到,一旁的外國朋友會說漢語,他說,看步道的石條,有青苔和落葉,“應該有很久的歷史。這麼有歷史韻味的地方,為何不好好保護呢?”

    幾位下山的市民圍住說,估計沒人管的話,再過段時間越是壞得厲害。“下雨一沖刷,靠邊的不倒才怪。”

    沙區旅游局:將銜接督促歌樂山鎮管理並修復

    為此,昨天,記者致電歌樂山森林公園辦公室,一位女工作人員給了一位朱姓女士電話。朱女士稱,森林公園內的范圍屬於公園管,但這古道三百梯不屬於管轄范圍。建議記者咨詢歌樂山鎮。

    記者再次致電歌樂山鎮,工作人員接電話後核實稱,“古道護欄是沙區旅游局以前修的,建議咨詢沙區旅游局。”

    記者聯系沙區旅游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經核實回復記者稱:“古道三百梯附近林地部分屬於沙區農委部門管,而古道附近的那段公路,屬於沙區交委管。但是古道卻權屬沙區歌樂山鎮管。所以中間這條"古道三百梯",存在管理真空了。”

    記者詢問,古道三百梯既是歷史文化,也是市民健身休閒的步道,該怎麼管理?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區旅游局將和沙區歌樂山鎮銜接,督促歌樂山鎮盡快管理起來,將缺損部分修復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