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朱家裕:古村活化石打文化牌走特色路

朱家裕:古村活化石打文化牌走特色路

日期:2016/12/15 16:31:15      編輯:古代建築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朱氏家祠內存放有朱家家訓

  中國山東網6月17日訊(記者 高艷) 今天(6月17日)下午,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朱家峪,如今的村落,古道、雙橋留存完整,而自成為《闖關東》、《水浒》等影視劇的拍攝地後又被賦予新的文化含義。

  3800年歷史 被譽為生態休閒名鎮

  地處山東省會濟南東郊的朱家裕,位於經十東路沿線48公裡處,交通便捷通暢,歷史悠久,據專家考證出土陶器,夏商時期有廬於此,距今3800年以上。朱家峪自明代以來,雖經600余年的滄桑,卻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古橋、古道、古祠、古廟、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築格局。既有被譽為“現代立交橋原型”的康熙雙橋,又有600年前的雙軌古道,還有互應式道觀文昌閣與魁星樓、關帝小廟、朱氏家祠、壇橋七折等人文自然景觀300余處,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山村的活百科全書”、“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

  2005年,朱家裕被國家建設部和文物總局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9年評為“山東省旅游特色村”,2010年11月被山東省旅游局認證為AAA級國家旅游景區,2011年7月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魅力鄉村的評選,2012年6月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生態文化村的評選。所在鄉鎮09年被評定為山東省旅游強鄉鎮,2011年12月被評為齊魯生態休閒名鎮。

  8000萬投入提升改造景區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有《水浒》、《東方商人》和《闖關東》等30余部影視劇在此拍攝。為深入挖掘景區的文化內涵,打造更有代表性的核心景點,章丘市投資近8000萬元,實施朱家峪景區改造提升工程。對入村道路進行拓寬改造,安裝了70盞古典式景觀路燈。栽植油松、銀杏、雪松等高規格苗木 2萬余株。同時實施戲台鋪裝,景觀疊瀑、河道古橋、朱氏家祠、女子學堂硯湖等近20項景點修建工程。以闖關東和知青文化展示為重點,突出文房四寶廣場、朱家老街、水體景觀、環村山路、鄉村旅游度假區等五條主線,對古村進行全方位建設改造。

  據了解,景區中原山陰小學將改造成闖關東文化展示中心,展示中心核心區以“闖關東主題展館”為中心,外觀保持山陰小學原貌,展館內部進行分區展覽。將原來山陰小學的四進院落,劃分為三個景區設置。展示中,通過使用雕塑、實物、模型等方式,展示遷徙過程、農耕工具、闖關東的36行當,同時還有鐵器鍛造工藝全過程和民俗民風展示、商業街景展示。

山陰小學是朱家裕最著名的私塾之一

  特色文化體驗館再現山東父老“闖關東”

  朱家裕文化產業項目經理李美雲告訴記者,展區建成後,將以“背景·歷史”、“生存·紀實”、“光榮·夢想”為主題,分別展示闖關東與朱家峪的淵源、闖關東的歷史背景、過程、遷徙路線、闖關東時期民俗景觀、歷史名人、社會各界關注、影視劇《闖關東》拍攝花絮等情況。

  據了解,建成後的“闖關東文化體驗館”占地面積達4000平方米,將為游客帶來參與性體驗。“置身其中,才能獲得難忘的旅游感受,同時,通過參與項目讓游客在景區游玩時間更長。”章丘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闖關東文化體驗館是以山東人闖關東為歷史背景,已經確定的體驗館建築主體設計分為三部分,兩側分別采用以朱家峪建築風格為主的合院式和正門建築。中間建築則采用現代展館主體結構。

  另外,體驗館將借助高科技手段,設置劇情回望互動區、渡海歷險體驗區、關東風情感受區、史實記錄展示區、觀感分享交流區五個區域,讓游客經歷一次人生難忘的探索山東人“闖關東”之旅。在此基礎上,電子幻影、3D甚至4D技術也將運用其中,進行“故事敘述”,可以在“場景再現”中體驗故事。觀眾現身電影,通過3D成像進行演員對話及模擬扮演,並且可以與劇中人物合影留念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