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和鄂爾多斯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成吉思汗八百年--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文化展”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開展。體現清朝對蒙古族重視的札薩克銀印、景泰藍馬鞍、銅鎏金騎羊護法神像等201件珍貴文物同時亮相。
本次展覽分為蒙古史話、草原牧歌和神明護佑三大部分。力圖向觀眾完整呈現從成吉思汗率蒙古族各部崛起到清朝統一八百年蒙古族興衰演變。無論是序廳碩大的馬頭琴、第二展廳的蒙古包設計,還是輔助展覽的祭祀圖景均營造了濃郁的蒙古民族文化風情。在三樓互動區,觀眾不單可以近距離接觸到蒙古象棋、勒勒車等獨具蒙古色彩器物,還可以親身試穿蒙古袍、手持馬頭琴。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草原文化曾對嶺南文化產生重大影響。早在兩千年前南越王墓出土的雙羊紋、龍龜文銅牌飾和羊頭紋杏形金葉等重要文物,就和同時代出土鄂爾多斯式青銅牌飾有著密切聯系。鄂爾多斯市文化新聞廣電出版局局長曾涵說:“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鄂爾多斯是路上絲綢的重要節點,舉辦此次展覽也是為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