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雜感之一:傳統村落應避免轉基因式的發展(1)
日期:2016/12/14 10:55:02   編輯:古代建築目前,轉基因式的“發展”正堂而皇之地、廣泛而深刻地破壞著極其寶貴的傳統村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務,應是存續和發揮其作為中華文明基因庫、治療當代文化疾病臍帶血的價值和作用。然而,在當前社會畸形觀念的裹挾下,無論是對傳統村落屬性和價值的認識,還是保護發展的具體措施,實質上都是在不斷地消滅、異化這個基因庫、這點滴臍帶血。如果放任甚至推動這種現象的泛濫,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本來就千不存一的傳統村落將被替換成一批批“打造”出來的“轉基因”怪物。十數年後中國人一定會痛悔:我們暫時地得到了其實不需要的,卻永遠地失去了本來就擁有的!
1、傳統村落是中華血脈存續之戰的最後陣地,且即將淪陷。
我時常被一些問題困擾,比如: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人類社會逐漸步入生態文明階段的今天,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究竟有何意義?保護傳統村落,是為幾個吃飽喝足了的人偶爾發發思古之幽情,而讓村民們衣衫褴褛地住在陰暗潮濕的破房裡?中國廣袤的鄉村大地上如果都蓋滿托斯卡納風格、安全而漂亮的農房,難道村民們就不能安居樂業了?三百年前人們的突發奇想今天就作為文物保護,今天我們在村落裡的胡作非為難道日後就不會成為文物而加以珍惜?如果我們中國人移民火星,難道還要建造飛檐翹角、勾頭滴水的房屋不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歸根結底,就是:究竟要不要、要怎麼保護發展傳統村落呢?愚者千慮,夙夜長考,竟無一得。目前,我給自己的回答,大體如下罷:
傳統村落是中華血脈存續之戰的最後陣地,且即將淪陷,我們必須戰至最後一槍一彈。
讓中華血脈得以生存延續,這不單是為了中國人自己,也是為了整個人類。生物多樣性的損失讓地球生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人們甚至開始不遺余力地保護哪怕是過去被視為“四害” 之一欲除之而後快的麻雀;同樣的,文化多樣性的損失,也會給人類社會付出難以忍受的代價。作為世界上幾乎可以說是量最大面最廣內容最豐富而且活著的遺產,中國傳統村落是中華文明的基因庫,其中留存的中華文化血脈,是世界文化多樣性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可惜的是,人們對她的這種重要性的認識,還遠遠不足。
傳統村落中所蘊含的中華文化血脈,也是治療當代文化疾病的臍帶血。看看我們的當代“文化”,那堪稱集古往今來、東方西方文化缺陷之大成而催生出的怪胎,造成人與自然嚴重對立、人與人嚴重對立。今天的種種危機,比如生態環境惡化、經濟結構失衡、食品安全等等,其實只是疥癬之患,真正的病因,乃是文化已經病入膏肓,整個社會的發展淪為動物欲望的低級滿足,人們的心田逐漸干涸甚至骯髒發臭。我國的經濟實力俨然躍居世界第二,可是我們的文化實力呢?支撐得起這樣的經濟實力麼?財不配德,禍患立至。我們的國土疆域世界第三,可是我們的文化疆域呢?有多大?新修訂的《國家安全法》加入了文化安全的內容,又是為了什麼呢?史實明證,民族復興,最根本的乃是文化復興;國家的強大,歸根結底是文化的強大;最根本的貧窮,是文化的貧窮,否則光有幾個錢有什麼用——當然,有錢了可以移民國外,但是人家除了在字典裡增加些新的英文單詞,如“TUHAO”、“DAMA”以外,還能給你什麼好眼色麼?
而我們拿什麼來拯救已經瀕臨死亡的文化呢?用文化的臍帶血來治!可能有人會嗤之以鼻,傳統文化是精華還是糟粕且不說,就算它是精華,能治今天的病麼?我想說:如果不能,那只是因為懶惰,懶惰到不肯去掉取臍帶血中污染、提取鮮活的干細胞,懶惰到不肯下苦功去研究治療的方法……對一群懶惰的人來說,又有什麼是可能的呢?!
毋庸諱言,中華文化的血脈存續,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首先是它有天生的缺陷不能持續不斷地更新壯大,其次是1840年以來多次嚴酷打擊幾乎摧毀了它的上層建築,接下來連續不斷的各種運動則連它留下的廢墟也給刨成了深坑,而當代社會的“文化”則正在往這個深坑裡不停地傾倒垃圾污水。城市裡幾乎已經沒有了文化血脈的殘留,中華文化血脈僅存的些許基因片段,正在為數不多的傳統村落裡苟延殘喘、朝不保夕。因此,為了拯救我們的文化,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復興,我們必須守護住傳統村落——這個中華血脈存續之戰的最後陣地。
可是,就連這最後的陣地,也快守不住了。進攻不僅僅來自外面,也來自陣地內部,在內外夾擊之下,陣地的淪陷,幾乎毫無懸念。來自外面的進攻者五花八門,大到在樓市股市中吸血發脹的資本巨鳄,小到懷揣著些許退休金的老夫老妻;從具有推山填湖變造天地氣概的開發商,到心裡有些幽幽暗暗的鄉村情懷的小文青,都逐漸被傳統村落的天生麗質所吸引、或者被日益惡劣的城市生態所驅逐,紛沓而至,掀起了傳統村落開發利用的浪潮。本來就千不存一的傳統村落,在新的形勢下又成為了一座座礦山,等待著被蠶食挖盡的宿命。而創作欲望強烈的規劃師、建築師、藝術家們也呼朋喚友,興致勃勃地湧入傳統村落,各顯神通去指導、規劃、設計、創作、打造,使得本來還算面目完整的傳統村落,又淪落成這些才子佳人們長袖亂舞的試驗田。內部的進攻則來自為了政績而急於將村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干部,為了招商引資而不惜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領導,也來自為了改善村民經濟條件而殚精竭慮謀發展的村鎮長、來自為了過上“城裡人般的日子”而迫不及待地與祖宗決裂的村民……
進攻者五花八門,進攻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大規模的拆毀拋棄、整村搬遷村民旅游開發等等,是讓人看得清清楚楚的正面強攻,現在各級政府正采取措施進行積極防御,可望有效;但隱性迂回的進攻,同樣具有巨大的威脅卻又容易讓人們失去警惕——其中危害最大、最隱蔽者就是:在冠冕堂皇、義正辭嚴的思維的指導下,大搞傳統村落的“轉基因”式發展。傳統村落最核心的價值就在於它是中華血脈的基因庫、治療當代文化病患的臍帶血、民族文化復興的基地,轉基因式的發展正是瞄准了這個核心,因此殺傷是徹底的,一旦傳統村落中蘊藏的基因被異化了、變造了,我們所有的工作,都將與我們的初衷南轅北轍,傳統村落的保護,就將變得毫無意義。如果不警惕轉基因式的發展,那麼我們的工作做得越多、越努力,對傳統村落的破壞,也就越廣泛、越深刻,越難以挽回。
(來源:屏南上海網 作者:李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