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平:最愛古村玩不足
日期:2016/12/16 18:14:25   編輯:古代建築悠久歷史為古村提供發展空間
寺平古村自2006年開發農家樂休閒旅游業以來,已接待了來自上海、江蘇、河南等地的游客近20萬人次,農家樂休閒旅游業已成為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新農村建設新的支撐點。
近年來,寺平村致力於新農村建設和古村落旅游開發,使寺平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村莊,一躍成為省級全面小康示范村,2006年還入選浙江省“美麗鄉村”30佳。自2006年11月農家樂開游以來,該村僅農家樂旅游業一項,就為農民增收450多萬元。
寺平村位於金衢盆地中部,歷史悠久,早在明朝初年,寺平村的祖先就遷居到這裡繁衍生息,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具有徽派建築風格的古色古香房屋遍布全村。因受徽派建築風格的影響,每座古建築的門面上都鑲嵌著數以千計的磚雕,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以及戲劇人物等精美圖案錯落有致,栩栩如生。古磚雕工藝之精美,古建築保護之完整,令學者、專家和游客們歎為觀止。特別是該村“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等門面磚雕,工藝精細,為後人贊歎,“九獅搶球”磚雕門面中的九只獅子栩栩如生,更是堪稱江南一絕。
村莊整治為古村帶來發展契機
守著如此精美的“金飯碗”,卻未能發揮經濟效益,這讓寺平村人倍感痛惜。2006年初,寺平村村兩委決定對古村所有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通過古建築保護,開發農家樂休閒旅游業,帶動新農村建設。聽說村裡要開發農家樂休閒旅游,村民們對此拍手稱贊,還紛紛騰出老房子,方便村委會組織修繕。
為達到保護古建築和建設新農村的目的,寺平村結合實際進行一系列的修繕和建設,並將村裡部分無維修能力農戶的古建築承租過來,由村裡付租金安置好農戶,並對所有古廳堂、古建築實行專人管理和守護。
通過村莊整治和對村內的古建築的保護、維修,寺平村村中弄堂門樓變得清逸秀麗,移步換景,幽幽古巷,雕花窗格,長弄蜿蜒,阡陌縱橫,一磚一瓦都散發著悠悠古韻,令人流連忘返。通過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內還建起了休閒廣場、觀賞荷塘、仿古長廊、農耕文化展示廳等景點,將古村落的風貌一一展示給各方游客。
文化建設為古村增添觀光內涵
為了讓古村落旅游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村裡還培訓了專業的導游,唱響了文化建設和旅游開發同步發展的大戲。寺平村以“住古民居,吃農家菜,賞古文化,游山田景”為主要特色的農家樂旅游業開辦兩年來,每天都有游客到寺平古村落旅游觀光。農家樂旅游業的興起,不僅解決了該村200多村民的就業問題,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村裡還成立了寺平古村落婺劇團,不但組織演員在寺平村登台演出,而且還經常送戲到兄弟鄉鎮甚至周邊其他縣市。村裡的龍板燈隊、鑼鼓隊、女子腰鼓隊、民間樂隊、文藝表演隊、籃球隊、乒乓球隊、小馬燈隊活動豐富,精彩紛呈。現在的寺平村每天晚上幾乎都有五六百名男女老少跳廣場舞。音樂聲、嬉笑聲充滿著整個村莊,村子處處呈現出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豐富的文化活動,讓古村落煥發出勃勃生機,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僅今年以來,該村就接待了省內外游客2萬多人次,給該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寺平村從古建築保護中走出了一條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陽光大道,為農村文化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