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文坊村古民居群落進行整
日期:2016/12/14 12:09:19   編輯:古代建築 連城縣朋口鎮文坊村,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的古村,至今擁有古祠堂古民居81幢,其中具有保護修繕價值的有51幢,當初恢宏的古民居群落,如今在現代化的擠壓下,斑駁陸離,像一首古老歌謠,在低聲吟唱。
文坊項姓始祖念一郎,號一齋。南宋末年為泰興縣尹,元兵侵宋,一齋隨文天祥起兵勤王,1277年春,項一齋隨抗元大軍去漳州,從此下落不明。途經連城河源裡溫坊時,將遺幼子四六郎托孤溫坊,由溫姓善意撫育成長,成為今文坊項姓一世祖。現溫姓已外遷,全村項姓共有3000多人,全為一脈裔孫。
明末清初,項氏族人經商成功,開始在文坊溪兩岸興建祠堂、民居,到清朝中期,文坊村已屋宇連片,蔚為大觀。村裡現存最老的德輝公祠建於明代中葉,是五世祖德輝公祠堂。現存古民居中,著名的有項南故居傑山公祠、輯瑞公祠、盈吾公祠、裕庵公祠,志仁公祠、會仁公祠為九廳十八井,而面積最大的古祠堂為項氏家廟,總面積達1300平方米。古民居沿著古官道和道邊文坊溪,東西兩岸布局。建築風格均為青磚黑瓦木結構梁柱,采用對稱院落式布局,從格局到裝飾無不在诠釋著儒家文化的理念。
為建設傳承古色古香的文坊新農村,鎮村准備對51幢古祠堂進行修繕保護,對30幢空心房進行整治,修舊如舊,讓古建群落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