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門笑城城址發現新石器至明代文化遺存
日期:2016/12/15 15:03:37   編輯:古代建築天門笑城隸屬天門市皂市鎮笑城村二、四組,距天門市區36.4、距皂市鎮7.5公裡。笑城城址地處山地向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城址位於熊家嶺崗地南端,海拔高程26—29.5米,其東、南、西面地勢較低,海拔高程20—22米。崗地南北長約1、東西寬約0.5公裡。姚家河自西而東從城址南側流入新皂市河。笑城城址於198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為天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探溝地層疊壓與打破關系分析,笑城城牆一期為屈家嶺文化晚期。城牆修建在生土上,堆積分5層。土質較雜,未發現夯築痕跡,其堆積特點為外高內低,外坡較陡,內坡較平緩。包含物中有大量陶片和較為完整的器物,遺物以泥質灰陶為主,紅陶、磨光黑陶次之,還有少量彩陶,器形有缸、罐、豆、碗、紅陶杯及紡輪等。城牆底寬約23、殘高0.6—1.6米。二期為周代時期。城牆是在早期城牆的基礎上加高而成,修築范圍基本吻合,堆積分3層。土質以灰黑色為主,部分城牆為黃褐花土,土質較軟,在TG2內發現有少量夯窩,直徑6厘米,堆積呈斜坡狀,內低外高,包含物較為豐富,出土遺物以泥質灰黑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器形有鼎、鬲、罐、豆等。城牆底寬約14.5、殘高0.2—1.6米。
笑城城址坐北朝南,平面為曲尺形,東西長250—360、南北寬156—305米,城址面積約9.8萬平方米,城內面積約6.3萬平方米。經勘探得知,笑城城址除城北有壕外,其余均為湖泊。笑城城牆東、西面沒有發現缺口,南、北面正中各有一殘存缺口,可能為城門殘跡。
天門笑城城址分布在崗地的南端,四周較低,所處的地理環境十分優越,前為湖泊,後為丘陵,依山傍水,對稻田經濟與漁獵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利,也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最佳環境。在方圓25公裡的范圍內,就有新石器古城4座,城址以西25公裡有著名的天門石家河城址;往西南22公裡有天門龍嘴城址;往東22公裡有應城門板城址。
通過本次試掘,確定了笑城城址的分布范圍及其年代,笑城城址年代的確定,為研究長江流域與漢水流域城址的起源、分布規律及發展軌跡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對研究早期城址與環境的布局有著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