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唐城古遺址: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遺址之一。唐代揚州城衙城的四周城垣、夯土城牆、城門、角樓高出地面5-10米,至今保存完好,歷歷在目,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唐代揚州城址以蜀岡為分:’上下兩重城’。蜀岡上為子城(亦稱衙城),蜀岡下為羅城,子城羅城上下相聯,形成了周長約四十華裡的唐代揚州城。仿唐城牆:仿唐式建築。參照唐代壁畫並結合考古資料設計,建造在蜀岡南沿唐衙城南垣之上。
城牆高六米,城門為八字門楣,雙阙並立,中夾門道,上書’天星門’字樣。城牆上大唐彩旗迎風飄揚,玲聲陣陣,悅耳動聽,氣勢雄偉壯觀。南眺,揚州成十裡色盡收眼底,江南吳楚青山隱隱在目;北望,蜀岡古城遺垣,杏花蘆荻,彌漫著唐詩懷古之意。
延和閣:仿唐式建築。唐代揚州最後一任節度使高骈曾建著名的’延和閣’,高八丈。尚用高骈所建’延和閣’之名,並按照庑殿重檐的唐代宮殿建築形式建造而成,再現了盛唐建築風格。
唐清紀年題名八角石柱:唐代珍貴文物,領先角形狀。石柱上刻有唐代杜佑、清代阮元兩位大學者的題字,十分難得。八角石柱刻有杜佑題名,原設立在揚州唐衙城淮南節度使衙門內。後官署改為興教寺該石不見,清阮元尋訪得之並題字記述了尋訪過程。之後石柱又歷經多次失而復得,至今能夠得以保存,更加難得。
經幢:為揚州迄今發現最早的重要佛教文物。1976年6月,出土於揚州大學師范學院(唐代揚州城西部)唐代寺廟遺址,幢身高114厘米,對徑約30厘米,分八面飧刻全部《佛教尊勝陀羅尼經序》,系王勘為超度其妻彭氏七娘子所造,建於唐鹹通十四年(873)六月廿一日。揚州是佛教傳入最早的城市之一。 全國’八五’揚州考古重大成果展:展示了揚州隋唐宋城遺址考古科研多年來取得的重大成果。
該成果被兩次評為一九九三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一九九五年全國’領先五’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隋唐宋揚州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唐代揚州出土文物精品展:唐代揚州是歷史上最繁華的時期。唐代揚州城內堆積豐富,考古發掘出多種文物極多。展覽共展出唐代各種出土文物三百余件,分別從幾方面詳盡而直觀地展示了唐代揚州的繁華景象和當代揚州唐城的考古成就。
--城池與行政區域部份:介紹唐代揚州城池范圍、規模、布局、形制、建成年代、歷史遺址演變關系等,展示了唐磚、唐瓦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