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一個靜悄悄的古鎮
日期:2016/12/16 18:45:46   編輯:古代建築
背著小孫子的納西老奶奶 (鄭之淵 包宏 攝)
大研古鎮以酒吧出名,去年我去時有一百多家,現在據說數目翻番。一入夜,笙歌四起,喧騰不已。
但在束河,你幾乎見不到這樣的場景。束河的酒吧很少,茶坊倒是很多。這也合適,喧鬧的酒吧與喧鬧的大研般配,而安靜的茶坊正與安靜的束河般配。
從玉龍雪山來的冰雪融水一路傾瀉而來,沿著古鎮裡錯綜復雜的水渠四處流淌,聽見流水音,嘗到冰雪氣。這是安靜的束河最美好的背景音樂。
古鎮裡幾乎找不見一台冰箱,因為所有居民都把這冰涼的水渠當作是天然的冰箱。他們把水果和飲料裝進竹簍,然後用繩子系住,浸在水渠裡。這種做法,有點像小時候用水井來冰鎮西瓜。
前年我去時,一家叫做“守望谷”的茶坊擺出“看書、聊天、發呆、做夢”的招牌待客,一位穿著紅衣的女孩倚靠窗欄,低頭看書;去年我去時,這塊招牌還在——連油漆都未曾脫落,紅衣女孩不見了——換成了綠衣女孩。
在束河,如果實在不知道做什麼好,那就隨便走進一家茶坊,點一杯雪水冰鎮過的可樂,然後從書架上拿起一本什麼書來翻翻,也能輕而易舉地對付過一個閒散的下午。
如果你有心,書還是可以挑一挑的。詹姆士·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寫滿了他對於香格裡拉的種種想象。洛克所著的東巴文字典也許略顯枯燥,但一想到他曾在鄰近的地區生活了27年,並且也常來束河,讀起來立刻會覺得有點興趣了,你會從字裡行間找到屬於束河的親切感。又或者,找一找彼得·梅爾的普羅旺斯三部曲,試著找一找像他那般的淡然心境,試著想象一下,這裡就是東方的普羅旺斯,而你,又是一個新的經歷者和記錄者。
束河的聊天場面往往是妙趣橫生的。走在街上,聽得最多的,莫過於游客們對於束河的品頭論足。他們大都帶著統一樣式的小旅行帽,跟著旅行團剛剛在大研古鎮趕完場子,又馬不停蹄地來到束河踩點、拍照。他們的品頭論足大多始於驚訝,他們驚訝於束河與大研如出一轍的城鎮布局;他們驚訝於束河的慢節奏;他們驚訝於束河的安詳與寧靜。
真正在束河的人,這時候就面帶著微笑與這些游客們擦肩而過。他們中的多數,已經在束河停留了數周;他們中的多數,也往往曾經在大研停留過。但這幾周的生活,已經使他們習慣了束河的語速、步速和節奏。
還有一些成群結隊聊天的老太太,“披星戴月”的納西服飾彰顯了她們是束河真正的原住民身份。只可惜我對納西方言了解得實在不多,不然仔細地聽一聽,一定能收獲很多樂趣。關於納西文化的許多真知灼見,或許就隱藏在其中。馬屁股丈量出來的古鎮
現在的束河古鎮是安靜的,但歷史上的它,實際上並不“安分”。
它曾是著名的皮匠村,有“束河皮匠,一根錐子走天下”之說,這裡的居民多以從事皮革加工和其他手工業為主,生意曾興旺了數百年之久:
——束河也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同鄰近的大研一樣,這裡也有四方街,也有大石橋(青龍鎮)。廣場一般的四方街上,也曾經像集市般堆滿四面八方運來的貨物;青龍鎮上,也曾無數次響起駝鈴的叮當聲。
——但與大研古鎮不同的是,束河古鎮的每一項規劃中,都能體現出商業用途。
束河鎮“皮匠村”的集市舊景 (鄭之淵 包宏 攝)
——比如,束河街道的寬度就很有講究。據說,束河街道的寬度,恰好能容兩匹馬兒和他們的主人迎面而過。眾所周知,馬屁股的寬度就是這匹馬的寬度,所以束河的街道寬度是由兩匹馬的屁股所丈量出來的。這種說法,也讓我想起了鐵軌的故事。據說,現代鐵路兩條鐵軌間的距離,也是由最早用來修路時那匹馬兒的屁股寬度所決定的。
雖然馬屁股的傳言已經無法證實,但束河的內部建築,確實為馬幫交通提供了無數方便。比如,這裡街角拐彎處的建築物外輪廓必定為圓弧形,而不是方正的轉折,這就非常有利於騾馬通過。此外,鎮裡的標志性建築物青龍鎮的橋拱弧度也比較平滑,上下坡度比一般的石拱橋要小得多,背負重物的騾馬可以不費什麼勁兒就能通過。從前,馬幫是一項非常辛苦且危險的職業。趕馬者長年累月出門在外,要面對自然環境和強盜土匪的雙重威脅。馬幫的老板一般由資歷最為豐富的人擔任,他們被稱為“馬鍋頭”,並受到尊敬。也因為馬幫運輸的高額收入,他們往往是當地的巨富。
束河古鎮內保存了不少馬鍋頭故居,他們的房子大都堅固、雄偉,遠比一般平民的住所氣派。由於長年走南闖北,見過的世面多,馬鍋頭們在建造自己的居所時,往往會博采眾長,不拘一格,形成獨特的格局。
束河最有趣的馬鍋頭故居當屬“張鍋頭故居”,這是一幢具有兩百年歷史的古建築。雖然略顯殘敗,但是絕對堅固無比。它矗立在古鎮內的一個三岔路口上,攔路虎般卡住了兩條街巷的入口,位置非常獨特。想象一下,如果在屋頂架起火铳,立馬就變成了一堵要塞,一般的土匪流寇是過不去的。這顯然體現了主人防盜防搶的設計理念。除此之外,它的內部結構也非常人性化,一樓是馬廄,通過一條樓梯與二樓主人的房間相通,既便捷又安全。當初的張鍋頭在建造這座房子時,所用的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一律采用舶來品,從印度用騾馬運來,代價高昂在所不惜。
而今的張鍋頭故居已經跟馬幫無關,它被改造成了一座別具特色的客棧,名叫“壹品居”。套房每天三百八十元的價格在束河客棧中絕對屬於天價級別,但生意非常好。新主人介紹說,這裡有束河民居中唯一的外陽台,你可以在陽台上一邊品嘗正宗的星巴克原豆咖啡,一邊欣賞束河的漫天星空。美則美矣,但究竟值不值這個價?那就仁者見仁了。
滇西古鎮游
大研古鎮
交通 大研古鎮就是著名的麗江古城。從全國各地進入麗江的交通還算方便,多數游客選擇先飛昆明,再從昆明或飛或乘車前往麗江。從昆明乘坐長途客車到麗江大約需要10小時,有日班和夜班可選。飛機則只需45分鐘。
住宿 雖然麗江有多家四五星級的豪華酒店,但我們建議你住在大研古鎮內的民居客棧裡,只有這樣才能全方位地感受這個古鎮的獨特魅力。古鎮內有300家左右客棧,大多由“三坊一照壁”的傳統納西式民居改造而成,標准間的價格平時在50—100元,逢黃金周則翻一倍。
特色美食
冰粉涼宵 麗江著名小吃,香甜可口。冰粉是一種天然果實制成的半透明晶體,涼宵則由米粉做成,形似小蝦。冰粉與涼宵一同拌入紅糖和玫瑰花瓣做成的玫瑰糖,味道非常特別。東巴作坊門前有位老太太賣的尤為好吃,2元一份。
雞豆涼粉 雞豆是一種豆類,生長於高海拔地區,產量極低。由該種豆制作的涼粉,有冷熱兩種。
吹肝 吹肝是一種經特殊風干工藝處理後的豬肝,洗淨煮熟,切成薄片,配上芫荽、芝麻油、醬油等佐料涼拌吃,其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
束河古鎮
交通 束河古鎮距離大研古鎮非常近,打車單程15元,中巴車一般每人2元。
住宿 桃源客棧束河古鎮四方聽音廣場旁;楓葉客棧束河古鎮茶馬驿棧古道藏家旁;隨緣客棧束河古鎮飛花觸水往北20米;壹品居束河古鎮張鍋頭故居。
特色美食 尼西黑陶鍋、烤豬
寶山石頭城
交通 目前前往寶山石頭城的交通還不太方便,從麗江古城包車前往大約需要6小時,並且還需走一小段山路。
住宿 石頭城內有幾家民居客棧,但條件相比其他三個古鎮則要差上很多。和家客棧與木家客棧是比較好,也比較成熟的兩家客棧。兩家客棧都能提供飯食,當地的豆腐非常好吃。
和順古鎮
交通 和順古鎮隸屬於保山市騰沖縣,距離騰沖縣城僅4公裡,打的10元,中巴車每人2元。游客一般都在保山中轉,從保山開往騰沖的長途車半小時一班,如果包車前往的話價格在260—350元之間,需要行車三個半小時。
住宿 和而居和順古鎮尹家巷下坡,這是一家非常干淨的民居客棧。
特色美食
大救駕 雲南騰沖縣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是炒餌塊的一種,制作的方法是將餌塊切成小片,再加上火腿,雞蛋、肉、番茄等,一起放在鍋中爆炒而成。“大救駕”之名據說是南明永歷帝所欽賜的。
松花糕 所謂松花,就是從松樹的花茸上收集來的花粉。松花糕就是在兩層非常薄的糯米面中間夾著一層同樣薄的玫瑰豆沙餡兒,然後在外邊撲上松花,就成了松花糕。口味軟糯甜美,而且非常天然健康。艾思奇故居旁,有一位蔺大媽所制的松花糕最正宗。本地人5毛一塊,游客買的話一般要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