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仁古鎮:豪門往事知多少(組圖)
日期:2016/12/15 21:30:48   編輯:古代建築古民居
安仁古鎮,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始建於唐朝,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尤以民國年間劉氏家族鼎盛時期的建築最多,風格是中西式樣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鎮特殊的建築風貌,被稱為“川西建築文化精品”。目前在安仁有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及莊園住宅古建築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有保存民清時期的對外開放的劉氏莊園群、劉湘公館等古公館27座;有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3條古街;原公益協進社址的小洋樓、原文彩中學的安仁中學和鐘樓等。中國博物館學會於2009年正式授牌安仁“中國博物館小鎮”,安仁也成為中國唯一以博物館小鎮命名、以文博旅游產業發展立鎮的文化鎮。
三條老街成一線
大塊石頭砌成的歐式建築站在街道兩旁,安詳的老人坐在厚實的木門前,青石板的路面已經被行人的腳步摩擦得有些光滑,叮叮當當的響鈴聲是有軌電車駛來的聲音。
安仁小鎮的樹人街、裕民街、紅星街這3條街,它們修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為當時安仁鎮的核心區域和商業中心。整個片區共有14個各具特色的公館建築,安仁中學、星廷劇院、袍哥樓、萬成堰紀念碑、九大碗茶館等羅列其間,構成了一幅生動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川西古鎮風情畫卷。
古鎮
坐落在老街的8座老公館根據其不同風格、布局進行不同的功能定位,有茶廳、客棧、會所、展室等,供游客休憩、參觀。
游客泊車於“安仁接待站”後,可穿行於“安仁老街”領略“洋馬兒”“旗袍鋪”的韻味;可以欣賞“星廷劇場”的別致;可以歇“高明軒”的屋;喝“陳月生”的茶,吃“九大碗”的餐,品“紅星街”的小吃……
特色小店
穿過樹人街、裕民街,來到“劉文輝”公館――現在的電影博物館。漫步於“安惠裡”的曲徑,向南可到達“劉氏莊園”,電瓶車可以帶游客去迎賓路以南的“建川博物館聚落”,為游客設置一條完整的線路,即“安仁老街”―“劉氏莊園”―“建川博物館聚落”。
劉氏莊園探往昔
劉氏莊園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地主莊園,占地面積7萬余平方米。老公館現名“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其布局錯綜復雜,曲折幽深;新公館現名“川西民俗博館”,其配置對稱,主次分明。莊園建築為高牆深院封閉式院落,山牆壓頂,重門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宮,充分體現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場。古鎮上的古建築群中,中西合璧的同慶茶樓、豪華迷宮般的劉元王宣公館、小姐們看風景的劉體仁小獨院,極具氣勢的劉湘公館都是游客聚集地。
火車站
劉文彩莊園可用庭院深深來形容,曾經福極一時的人物的院落最為吸引人,其中人氣最高的地方要數“收租房”的展覽,還有“逍遙宮”,游人扎著堆向裡面探望,走近才瞧到牌子上注釋寫著“逍遙宮,這是劉文彩同一些地主、官僚的太太、小姐玩樂的地方。花園內常人不得入內,由一名啞巴傭人在這裡伺候他們。”細琢磨似乎有語病,劉文彩娶了5房姨太太倒是不爭的事實。
古樸小店
古鎮的寧靜讓人心醉。在劉氏家族興建的宅院、商街、學校、茶樓裡,一群人或居、或商、或閒逛、或茶飲、或吟讀。他們的身邊、腳下,凝眸處、落座地,到處都是1930年代的雕梁畫棟,青磚重瓦,每座公館、每座建築的背後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每一個角落都隱藏著歷史不可言說的神秘。安仁,有太多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遐想。
散落在古鎮上的老公館猶如歷史碎片,拼湊起來就是完整的百年風雲圖景,涵蓋人物、命運、建築、風俗的變遷
休閒小鎮
生活在安仁的人說,這裡從劉家崛起到安仁的興旺不過百年時間,算不得古,全是新的。安仁算得上百年風雲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找到曾經在人民運動中“紅”極一時的人物,以及和他們相關的故事。這些人在歷史的沉浮中有的被批判,有的被褒獎,有的帶著一身的往事沉於老書中的某篇記述當中。如今的安仁老街安安靜靜地繼續流淌在歲月的河流中,40幾座公館建築隱藏在梧桐樹枝杈間與桂花樹的芳香之下,余韻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