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市驿鎮:古鎮融入現代氣息
日期:2016/12/16 17:58:45   編輯:古代建築白市驿鎮建設“生態宜居特色小城”,打造風貌城鎮。
重慶市加快外環發展,使白市驿鎮這個昔日的城鄉結合區域迎來了又一個快速發展期,成為重慶重點發展的經濟組團之一
白市驿鎮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西部,中梁山與缙雲山脈之間,是重慶主城區的西大門。這裡自古商賈雲集,物產豐富,因明清時此地設有驿站,故而得名白市驿。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古老的青石古道漸漸沉寂在塵埃之下,驿站也慢慢變成了人們遠久的記憶,一道中梁山,隔開了重慶主城和白市驿。
山城的城鄉結合部究竟要怎麼發展?山城的城鄉統籌應該怎麼做?自2006年白市驿鎮被確定為市級城鄉統籌綜合改革試點鎮後,在重慶市九龍坡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白市驿鎮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以現代都市農業、服務業為主,新型工業為補充的城鄉結合部城市化發展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
累計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白市驿鎮改造和新建村公路27公裡,實現了全鎮所有行政村水泥公路村村通。他們通過項目實施,使區域內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城鄉差距顯著縮小。
來到白市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寬闊的道路。開闊平坦的土地上,道路縱橫交錯,將九龍坡花卉園區、海龍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各個村組緊密聯系起來。
“要想富,先修路。”白市驿鎮黨委書記姜廷憲告訴記者,“有便利的交通作基礎,才能吸引更多資源要素。”據他介紹,白市驿地形平坦,鎮北有成渝高速公路,並依此連接渝長、渝黔高速公路;南北貫穿全鎮的白彭一級公路與山白公路、白金路、白走路、村鄰道路構成了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襄渝鐵路西銅便線穿境而過,鎮上設有貨運火車站一座,年運力達90萬噸。“這些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白市驿鎮的交通狀況是越來越好了。”
據統計,2007年以來全鎮累計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改造和新建村公路27公裡,實現了全鎮所有行政村水泥公路村村通。此外,他們還按照城市標准,通過實施海龍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園區公路全硬化,白彭路景觀綠化帶、驿都廣場環境綜合整治,梁灘河支流改造等項目,使區域內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城鄉差距顯著縮小。
“以前從白市驿到九龍坡區政府,路上至少要花35分鐘時間,這還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二郎收費站通常要排半天隊才能通過。”白市驿鎮副鎮長劉萬勃說,“現在收費站外移了,過往車輛通行節省了許多時間。”
良好交通條件吸引了不少物流企業進駐白市驿這個新興組團,更吸引了不少主城區的居民來白市驿創業置業。他們的到來不但給白市驿帶來了資金、技術,也帶來了新的生活理念。白市驿鎮的生活環境日益改善,白市驿鎮人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
“要發展,更要環境”
堅持統籌發展,協調發展,要發展,更要環境,白市驿鎮將從綜合管網下埋、城區環境綠化、人行系統升級、交通路網組織、建築外立面改造及節點燈飾工程等6個方面著手,進一步亮起來、綠起來、暢起來。
“作為 五個九龍坡 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區,區委、區政府對我們的要求是把 城鎮 觀念轉變為 城市 觀念。為此,我們把2010年確定為 城市建設與管理年 。”姜廷憲表示,鎮裡今年還將投資9000余萬元建設風貌城鎮,從綜合管網下埋、城區環境綠化、人行系統升級、交通路網組織、建築外立面改造及節點燈飾工程等6個方面著手,進一步讓白市驿亮起來、綠起來、暢起來。
相對廉價的生產要素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生產制造產業匯聚白市驿,特別是汽摩零部件制造產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投資5.5億元將旗下的重慶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設在了白市驿。此舉帶動數十家配套企業一同進駐。
制造企業的大量進駐為白市驿鎮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有力地促進了當地就業。但在融入城市的進程中,白市驿人考慮得更為深遠。“發展不能陷入先破壞再治理的怪圈中。”姜廷憲認為,“市裡和區裡都把我們規劃為西部新城西永組團和西彭組團的綠地連接帶,要守好這片城中的 綠意 ,我們就必須摒棄以往 重城市、輕農村 、 只談項目、不講環境 的落後觀念,堅持統籌發展,協調發展,要發展,更要環境。”
正是秉承著這樣的城鄉統籌發展觀念,在汽摩零部件加工業發展形勢良好的情況下,白市驿鎮黨委、政府開始考慮控制第二產業在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通過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建設白市驿城鄉統籌發展示范鎮工作方案》,推進全鎮產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以及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確定將以生態旅游、觀光農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作為全鎮的重點發展方向。
“白市驿有很好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中梁山上多溫泉,十分適合發展休閒度假產業。”劉萬勃介紹說,“我們每年還向餐飲企業陶然居提供田螺達2800多噸、老臘肉300多噸、板鴨100多萬只、黃瓜干200多噸、土雞1500多噸、干海椒900多噸、花椒100多噸。”陶然居飲食集團董事長嚴琦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原料供應,幫助當地的農戶增收致富,我們想到了發展訂單農業。”
近年來,陶然居集團先後在重慶白市驿等地建立了8萬多畝的綠色生態養殖基地,建立原料加工基地和調料加工廠,每年生產豆瓣200多噸,味精、雞精500多噸,生產泡椒、泡姜、泡菜等600多噸,促進了初級農產品的轉化。此外,陶然居還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形式,每年采購農產品2億余元。當地農民逐步從分散的個體耕種轉變為在大戶或農業公司帶領下的規模化、標准化生產。
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還為當地農民通過勞務輸出增收提供了條件。“過去種田,全家一年也就1萬元收入。參加鎮上組織的培訓後,我在陶然居做服務員,現在每個月能拿1500元的工資。”陶然居金色陽光新農村店39歲的服務員胡鋼強告訴記者。
不少大型企業都參與到白市驿的“生態宜居特色小城”建設中來。貝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重慶貝迪頤園溫泉旅游度假酒店目前已投入運營,共吸納600人就業。白市驿鎮各村組也積極發展農家樂。白市驿烤全羊、板鴨等知名小吃在重慶深入人心。以旅游為代表的服務業,正與不斷提升環境保護水平的制造業一起,為白市驿鎮的發展提供著源源動力。
“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小區內板樓、籃球場、乒乓球台、老年活動中心、超市、衛生室等一應俱全。房間裡冰箱、空調、熱水器、抽水馬桶等樣樣齊備。村民說,“如今我們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這都要感謝鎮裡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
位於白彭路邊的高峰苑新型農民社區,是白市驿鎮高峰寺村農民的安置小區。這裡離白市驿鎮城區僅10分鐘路程,交通環境十分優越。小區內整齊地排列著一棟棟6層高、白牆黑瓦的小板樓,籃球場、乒乓球台、老年活動中心、超市、衛生室等一應俱全,不時有汽車進出。
“這些車都是跑運輸的。”村民戚萬東告訴記者。戚萬東是土生土長的高峰寺人,也是一個跑運輸的個體戶,主要給機場送貨。他告訴記者,白市驿緊靠成渝高速,到機場只要40分鐘,所以當地不少人都做起了運輸生意。
“取消內環的通行費後,我去一趟機場比以前要少交40元高速公路費!”戚萬東高興地說。他把記者帶進了位於小區康居房3單元4樓的自家新屋。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40英寸液晶電視和嶄新的家庭影院。屋裡冰箱、空調、熱水器、抽水馬桶等樣樣齊備。“算上電器,裝修大概花了10萬元。這標准在小區裡還不算最好的。”戚萬東告訴記者,“小區裡面自來水、電、天然氣都已入戶。如今我們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這都要感謝鎮裡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
白市驿鎮實施耕地和宅基地統一流轉制度,城鄉結合部地區在保證耕地的前提下,將閒散土地集中起來,發展產業,改善農民生活。2007年,白市驿爭取到國土資源部“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的優惠政策,開始實施耕地和宅基地統一流轉。
“之前,農民分散經營的土地產值每畝1000多元。現在實行規模經營,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都得到提高,每畝土地產值可達2萬元以上。”姜廷憲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