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去桐廬古民居風情線品江南古城韻味

去桐廬古民居風情線品江南古城韻味

日期:2016/12/15 22:01:34      編輯:古代建築

  美麗鄉村深澳 王彤攝

  桐廬古民居風情線:

  桐廬荻浦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深澳村(古民居)——徐畈村(古民居)——環溪村

  黛瓦白牆的徽式村落,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驿道,遮天蔽日的古樹……探尋“古民居風情線”,沿320國道,從江南鎮荻浦村、深澳村,徐畈村再到環溪村,悠悠漫行在村中的小巷,腳下是爬滿青苔的石板,思緒隨著青石板巷“步移景異”,遙遠的略顯黛色的“春秋記憶”慢慢復蘇……

  “古宅清幽風俗淳,勤修美德溢芳馨。”古孝義、古造紙、古戲曲、古松垅造就了“古風荻浦”四大特色古文化,也是荻浦歷史底蘊與文化風韻的最好見證。在荻浦村委附近,有一處古造紙作坊遺址。為了紀念這個曾經給荻浦村帶來繁榮富裕的手工業,村裡專門挖掘整理了手工造紙業的工藝程序,並在新農村建設中對這個遺址進行了保護維修。荻浦村還有一處省文保點——古戲台。古戲台又名保慶堂,延續了宋元以來“離三進”的建築格調,其規模一直保留到今天。現在,村民們每逢重大節慶都到這裡舉辦歌舞晚會。

  深澳古建築較為集中,明清時期的堂屋保存完好的就有100余座。這些古建築外拙內秀,多為四合式院落,民居之間可相互以角門、後門相通,外觀簡樸,但梁架、門窗木雕十分考究,栩栩如生,堪稱精美。如果說古建築是深澳的靈魂,那麼獨特的村落水系也同樣讓深澳聞名遐迩。所有溝渠裡的水,都是流動的活水,經過了這麼多年,這一系統依然功能完好,部分明溝暗渠和坎井至今仍在使用。

  徐畈村,是江南古村落群不可分割的歷史遺存之一。斑駁的老街、古樸的宗祠、原生態的村落,徐畈就像一位身著霓裳、善舞長袖的美女,掩映在青山綠水、山巒群峰中,成為江南神秘而幽深的淨土。如今,這座擁有700余年歷史的古村落對全村26幢古建築進行了保護和修繕,改造提升項目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山清水秀的環溪村,是文學名篇《愛蓮說》的作者、歷史上著名思想家周敦頤的後裔聚居地。轉過村口的小寺廟, “水口晚鐘”、“古樟天風”、“綠雲伴月”,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更有那康熙二十一年建造的“安瀾橋”,似一條綠色的裙帶飛架在淙淙清泉之上,坐落於百年香樟之間,盡顯纖巧、玲珑與典雅。

  “曲徑始入通幽處,已聞蓮花一縷香”。環溪村“愛蓮文化”悠遠,就不得不提及村裡的“愛蓮堂”。“愛蓮堂”是周氏先祖周敦頤的學堂。愛蓮堂裡,現已成立愛蓮書社,書社還是杭州地區公共圖書館“一卡通”服務點之一,無論村民還是游客,都能在這裡讀書看報。這裡俨然成為弘揚家風、教化儒學、讀書明理、崇文尚志、文化傳播的陣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