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湘西古丈縣會溪坪段水下考古,7日,記者采訪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張濤,據他介紹,這次水下考古主要針對明清年代以前的湘西土司文化,將填補明清前湘西土司文化的空白。
根據史料記載,彭氏土司的治所最先在會溪坪,南宋紹興五年(1135)才遷至如今的老司城。這裡背依青山千仞,俯臨長河萬裡,為了爭奪這處要塞之地,公元939年,楚王馬希范和土司王彭士愁約戰於此。如今,因鳳灘水電站的建設,昔日的文明早已被河水淹沒。在無法進行正常的考古發掘的情況下,只能開展水下考古。
張濤介紹,此次水下考古是整個老司城考古工作的一部分,主要針對明清年代以前的湘西土司文化的研究。湘西土司制度始於五代,發展於宋,完備於元明,止步於清朝,這次水下考古,將填補明清前湘西土司文化的空白。張濤透露,“經過初步查探,我們在水下發現了疑似城牆的遺址,但還需要進一步地判定。接下來,我們將根據水下機器人測繪的地圖,繼續對水下老司城可能存在的遺址展開科考。初勘結果將上報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