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品評中國古鎮——廿八都

品評中國古鎮——廿八都

日期:2016/12/16 18:03:46      編輯:古代建築

  廿八都古鎮,是一個文化命題,也是一個經濟命題

  高啟華在文昌宮內與眾人交談

  無盡的古色,迎著微微的清風,還有潺潺的流水一路相伴。12月9日上午,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啟華一行,來到中國古鎮——廿八都調研。

  眼見著經過一期修繕後的廿八都古鎮,高啟華心懷感歎:“這座‘遺落在大山裡的夢’,確實更完美了!”他看著東岳宮、關帝廟、觀音閣,沿著洋油店、名人館、文昌宮、武官衙門、德春堂藥店一路走去,所思所想,盡在古鎮。

  他說:“留住文化的根脈,也要留住游人的腳步。”在贊歎古鎮的這次華麗轉身的同時,也為古鎮現今所存在的欠完善之處,開始深思熟慮。為此,當日下午,本報記者采訪了高啟華部長。

  這是江南地區少有的“山城古鎮”“如今的廿八都古鎮,已經達到了古鎮保護的目標,也為旅游開發打好了基礎。”高啟華直言,經修繕後的廿八都古鎮,確實比他想象中的要好。其施工工藝,應該說是很細膩的,有一種修舊如舊的感覺,是一個古色古香、富有歷史積澱和古韻味的文化古鎮。

  無論是原有的老房子,還是已經損毀的,經過修繕和根據遺跡進行重新挖掘建造後,它們都已與古鎮融為一體。

  比如文昌宮,通過修繕,已經恢復了其原有的歷史風貌。還有如浙閩楓嶺營總府,以前都是沒有這些東西的,這次是通過對原有地基的挖掘,按照地基的遺跡,重新復建了。就像我們的孔府一樣,其風格很一致,適合廿八都這座山城古鎮的品位。

  另外,古鎮裡的一些關於人文的布置,高啟華也覺得做得很貼切。比如,那些結合了廿八都古鎮的姓氏文化、方言文化、軍事文化、民俗文化等。“這些姓氏文化、方言文化、軍事文化,都是最能體現廿八都古鎮特有的歷史韻味的。”“在江南地區,水鄉古鎮比較多,如烏鎮、周莊、南浔等。但是像廿八都這樣的山城古鎮,卻是非常罕見的。這裡的官學、軍事遺跡、人文風俗等,都是我們的特色。”是一個文化命題,也是一個經濟命題“這裡的規劃、設計、施工都已經到位了,不過這些都只是物質方面的東西,還有更多內涵方面的工作,更急需要做。”高啟華認為,如何使廿八都古鎮的人氣旺起來,是我們接下去最需要做的工作。

  古鎮的保護與開發,既是一個文化命題,也是一個經濟命題。這裡確實是衢州的“金字招牌”。“因此,如何做好‘以物載文’,賦予其更深的人文內涵,留住游人的腳步,是接下去政府和社會必須直接面對的問題。”“如何做到留住游人的腳步,應該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都說旅游休閒,這其實是兩個概念,旅游是走馬觀花,而休閒應該是細細品味。所以,廿八都就需要進一步挖掘當地原有的一些民俗風情的東西,可以從吃、玩、看等方面入手。

  在“看”的方面,可以從當地的各種方言入手,組成一台戲。還有如廿八都山歌、剪紙、婚俗等。讓駐足於那裡的游人,能有豐富的夜間生活。

  還有就是廿八都的“吃”。像廿八都豆腐和銅鑼糕,在衢州是比較有名的小吃。能不能由此入手搭建平台,讓游人們看完戲,就可以去看做豆腐,或者也可以讓他們自己體驗做豆腐,從泡豆、磨漿開始,最後做成豆腐,自己加上調料品嘗。這樣的過程,對於整日生活在都市裡的人來說,肯定是非常有意思的。經歷之後,令人回味。也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這裡,向往它,迷戀它。

  “像現在這樣,我們去那裡轉一圈,快的話一個多小時,慢的話最多兩個小時,就只能是走馬觀花。”

  還有就是當地居民的問題。現在還有一部分居民住在古鎮裡,這就涉及一個衣食住行的問題,其中的消防保障工作,必須要做到位。與此同時,如何使古鎮居民在互動當中,共同參與到構建古鎮的繁榮中,這也是一個比較值得開發的資源。就像婺源和麗江一樣。

  “所有這些東西,其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留住文化的根脈,也要留住游人的腳步。”

(徐肖富/文徐永昌/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