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五態”融合締造幸福古鎮
日期:2016/12/15 23:05:50   編輯:古代建築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首屆南方通濟論壇”昨日舉行,專家學者齊聚禅城,共同探討“復興:後工業時代的古鎮保護與開發”這一話題。
率先步入工業化成熟期即後工業化時代的佛山,要解答城市轉型與嶺南特色文化和經濟復興的重大課題。基於此,禅城區委、區政府謀劃佛山名鎮等文化集聚區建設,以文化為魂,引領產業的發展。
佛山名鎮范圍正是歷史上佛山老城區核心區域所在,規劃面積8848畝,目前該片區保存有大量的歷史文保單位、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和古街巷肌理。為依托豐厚的歷史文化,禅城提出“神態、形態、生態、業態和生活狀態”即“五態”融合理念復興佛山名鎮。創新性提出產權置換、資金補償、物業租賃、作價入股、政府改造和原封不動等六種模式推進和諧動遷,以實現產業、城市和市民多方共贏的局面。這一舉措收到顯著成效,短短數月間,佛山名鎮首期涉及的5256戶居民中,目前已經動遷近六成。
“佛山名鎮沒有變成純粹為旅游,為開發商而改造的項目,而是將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的富民項目,這是一大創新舉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保護專家杜曉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