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南亞驚現了神秘的迷失寺院

南亞驚現了神秘的迷失寺院

日期:2016/12/14 12:00:04      編輯:古代建築

湖南考古走出國門,中孟考古發現“迷失寺院”。

    孟加拉國毗诃羅普爾佛教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進展,納特斯瓦爾發掘區發現了建於公元10世紀至13世紀的佛教金剛乘寺院典型建築遺址。

    湖南省專家應邀赴孟加拉國考古

    參加考古發掘的中方領隊、湖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柴煥波說,這處佛教寺院遺址是南亞次大陸最後一個佛教中心的珍貴遺產。

    從“湖南考古”公共微信號上看到,毗诃羅普爾佛教遺址位於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以南19公裡,由孟加拉國考古學家於2010年發現。

    據考證,這一考古發掘地區在公元9世紀至12世紀是孟加拉國數個古代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也是孟加拉國佛教高僧阿底峽尊者的出生地。主持這個項目的基金會通過孟加拉國外交部,向中國駐孟大使館提出了中孟聯合發掘的意向,對此,中國各級政府極為重視,給予了資金、人員和技術裝備方面的有力支持。

    2014年以來,中孟聯合考古隊對其中的納特斯瓦爾發掘區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逾3600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發現南亞次大陸最後一個佛教中心

    據柴煥波介紹:最近,考古人員又迎來了遺址發現以來最輝煌的時刻:一個龐大的“十字形”中心聖地建築,重見天日。

    這一金剛乘寺院遺址規模龐大,建築總體平面上呈十字形分布,由4組大型方形遺址組成,各自長寬均在60米以上,圍繞“十字形”中心還有巨大經行磚輔道遺跡。這是佛教金剛乘寺院建築的典型形制。C14測定等研究顯示,其建造年代約為公元950年至1223年。

    在金剛乘寺院以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其他佛教寺院遺跡。他們認為,此處佛教寺院建築分為兩個時期。公元780年至950年時期的這一寺院遺跡為研究孟加拉國該時期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同一遺址出土的這兩個時期的陶器皆以泥質為主,按顏色分為紅陶和黑陶兩大系,器具包括甕、缽、罐、壺、燈具等,這些陶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孟加拉國古代佛教寺院的生活。

    柴煥波介紹,毫無疑問,作為南亞次大陸最後一個佛教中心的珍貴遺產,這個遺址將永載世界考古學的史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