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加德滿都:學校民居優先修 古建築還“杵著拐”
日期:2016/12/14 11:33:48   編輯:古代建築
加德滿都震後受損的古建築。記者趙偉攝
位於加德滿都谷地,巴格馬提河和比興馬提河的匯口處的加德滿都是尼泊爾首都和最大城市。
加德滿都建城於公元723年,尼泊爾歷代王朝在這裡修建了數目眾多的宮殿、廟宇、寶塔、殿堂和寺院等建築。如今,在面積不到7平方公裡的市中心,有佛塔、廟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廟2700多座,可謂“五步一廟、十步一庵”。事實上,加德滿都的意思就是“木廟”。
雖然一場強震給這裡的佛塔古寺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但行走在加德滿都的街道,穿行在廟宇、宮殿中,仍能夠感受到厚重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
在杜巴廣場體驗“寺廟之城”
杜巴廣場意為皇宮廣場,是尼泊爾最具知名度、最吸引游客的景點。事實上,在加德滿都河谷的三個古城:加德滿都、帕坦和巴德崗中各有一個杜巴廣場,是當年三個王國的王宮廣場。尼泊爾王國的馬拉王朝鼎盛時期,在文化、建築、藝術上曾一度達到巅峰,馬拉王朝第六代國王死後,其三個兒子各據一方,自立為王,相互征戰,斥巨資修建王宮廣場。它囊括了尼泊爾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間的古典寺廟建築和宮殿,如今都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是尼泊爾國內最大的杜巴廣場,位於加德滿都市中心,歷代王朝的君主在這裡興建自己理想中的宮殿和廟宇,使這裡形成了獨具尼泊爾宗教和民族特色的區域。如今,廣場上共林立著超過五十座的寺廟和宮殿。精美的廟宇和宮殿,虔誠的信徒、僧侶,如織的游人,叫賣的小販,熱鬧的鴿群,調皮的猴子,當然還有倚著古建築安靜地思考的人們,都成為這個全世界最具特色廣場的風景。
猴廟是加德滿都另一處獨具特色的寺廟,凡是到加德滿都的人,無論是外國游客還是尼泊爾人,必來此地游覽、朝拜。猴廟建在加德滿都以西的山頂上,登頂後可以俯覽整個加德滿都谷地。這裡因猴子多而得名,它們悠哉地在各個區域游走,既不怕生,也不會“欺客和打劫”。這裡是佛教徒的一個重要朝聖地,相傳釋迦牟尼曾親臨此地,每年佛祖誕生日,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熱鬧非凡。
徹底恢復受損建築 至少還需5年
如今游走在杜巴廣場,會發現不少建築已被支架固定,看上去岌岌可危。還有不少佛塔,塔身徹底摧毀,只剩下被柵欄圍起來的底座,游客只能通過張貼在底座上的照片欣賞其從前的風貌。
緊挨著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有一所中學,這所學校的校捨在地震中成了危房。為了保障學生安全,學校不得不把帳篷搭在一條主干道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帳篷學校。據當地導游高華禮介紹,地震前,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共有50多座古建築,地震中有10多座被毀,雖然不少受損的建築附近已經搭起了支架,但是並沒有進入重建階段。“政府財力和精力有限,現在只能先重修學校、民居以及政府辦公場地等。”高華禮說,受損的建築要徹底恢復,至少還需要5年。
(來源:昆明信息港)